为什么我们喜欢美的事物
13/03/11为什么我们喜欢美的事物
查看详情为什么我们喜欢美的事物
查看详情查看详情
如果你期望被人关心和喜爱,你首先得关心别人和喜爱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了你的自信心。1.学会关心别人如果你期望被人关心和喜爱,你首先得关心别人和喜爱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了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除了关心别人以外,有了困难你要学会向别人求助,因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你的心理当然就会从紧张转为轻松,这不仅使你懂得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而且由于你的诚挚的致谢,别人也会感到愉快,这就沟通了人际之间的情感交流。2.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正确,你的行为就越自然,表现也越得体,结果也就越能获得别人肯定的评价,这种评价对于帮助你克服自卑和自傲两种不利于合群的心理障碍是十分有利的。此外,人在评价别人时难免带有主观印象,结果常常因此而“失真”。比如,人们常常根据对方的一些个人资料(如籍贯、职业等)来推断此人的性格,如认为会计总是斤斤计较,小气万分的。这种错误的人际知觉,当然使你难于与人和睦相处。因此,只要你能认识到这些人际知觉中的偏见,并不为之所囿,你就能合群了。3.学会一些交际技能如果你在与人交往时总是失败,则由此而引起的消极情绪当然会影响你的合群性格。如果你能多学习一点交往的艺术,自当有助于交往的成功。例如,多掌握几种文体活动技能,如打球之类,你会发现自己在许多场合都会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4.保持人格的完整性保持人格完整的最好办法,是在平素的接人待物中,把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态度明白地表现出来,让别人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这样,别人就会知道你的作风,而不会勉为其难地要你做你不愿做的事,而你也不会因经常需要拒绝别人的要求而影响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了。5.学会和别人交换意见合群性格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始于相互的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又要靠彼此在思想上和态度上的沟通。因此,经常找机会与别人谈谈话、聊聊天,讨论某些问题,交换一些意见是十分必要的。友情是在相互的施与爱之中生长的。祝你成功迈出第一步! (转自凤凰网)
查看详情为什么本应该带来美妙体验、快乐享受以及甜蜜回忆的亲密关系,却往往带来的是失望、痛苦、甚至怨恨? ——罗兰·米勒 人际关系多种多样,我们有父母、有师长、有朋友,还会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到医生、店员、公务员……,我们还有知心朋友和爱人。这其中有那么一小部分是亲密关系。我们的网站去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讨论了“学习爱”的主题。“爱”与“被爱”是人的基本需要,爱情在亲密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一些人并不能够很好地处理这种关系,有的人甚至一生都没有处理好。 如果说影响这种亲密关系的原因,我个人认为莫过于早期经历。1969年发展心理学家John Bowlby就发现幼儿对其主要抚育者的依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依恋类型)。某些婴儿在饥饿、尿床或受到惊吓时,总能得到悉心照顾和呵护,这些婴儿通常能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他们快乐地与他人交往,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某些婴儿的抚育者对婴儿有时热情关注,有时却心不在焉,甚至根本不出现。这些婴儿日后会对他人产生焦虑、复杂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焦虑-矛盾型依恋类型。他们与他人的关系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还有的抚育者在照顾孩子时,带着拒绝或敌对的态度勉强为之,孩子认为他人是靠不住的,他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上畏缩不前,表现出回避型依恋。日后他们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研究者认为个体早期的经验会影响个体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轨迹,成人在处理亲密关系时也会表现出类似幼时的反应方式(Hazan & Shaver, 1987)。个体的童年经历和成年后的依恋类型是一致的。安全型的人一般对自己或他人都有积极的看法,记忆中的父母充满爱心,提供支持。相反,不安全类型的人认为他人不靠谱或不能信任,记忆中的父母也是矛盾和冷漠的。安全型的人能更积极快乐地寻求亲密,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而不安全型的人担心被拒绝、或不喜欢亲密接触、或担心亲密关系不能长久。依恋模式的分类还有很多种,这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是这样的。 至此,可能大家已经找到了一点点自己的依恋模式的影子。看看你的恋爱吧,是不是也带着这些影子。如果你的恋爱总是出问题,不妨内省一下自己。内省的结果可能是我的童年似乎真的有点问题,那怎么办呢?依恋类型既然是习得的,当然就可能被改变。好的关系对象能够让你的依恋模式发生好的变化。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抚育者,但是一旦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许我们就可以努力做些什么。如果你无法做些什么的话,当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如果愿意的话,你还可以读读罗兰·米勒和丹尼尔·珀尔曼著的《亲密关系》。祝愿各位在亲密关系中快乐成长。 文 / 祝一虹
查看详情心理导读:二十几岁是不是人生最艰难的时候?或许你会想起里昂与小萝莉的经典对话。但唯一还值得庆幸的是,所有打不倒你的都将使你变得更强大,所有打倒了你的也并没将你彻底击垮。 知乎上最近有个很热门的讨论,话题就是“二十几岁是不是人生最艰难的时候”。下面是一些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回答。“本人女,28岁,硕士毕业四年,刚遭遇在一起七年的丈夫孕期出轨,离婚,自己带着个不到一岁的女儿生活。曾经的小女人,现在要扛起两个人的人生。艰难得他妈的无法想象。但这肯定不是我最艰难的时候。以后面对的困难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想象,也不想去想太多,自己该尽的责任要尽,该做的事情要做,有种生就有种养。要快乐,珍惜亲人,享受生活。遇到合适的男人还要嫁,不要怕。高兴自己还能去折腾,去扛起来,还有人值得我去爱。男人们怕什么呢?” “20多岁,没钱,没房,没车,要考虑自己的前途,考虑给另一半幸福,考虑父母。出去做事又没有地位,都有比你年龄大,级别高的人,一边教训你一边抢你的女朋友。这日子真艰难,过了20多岁就好了。这是我25岁前的想法。今年我26岁,我依然没钱,没房,没车,依然担心自己的前途,依然要考虑所有要考虑的事情。只是,我想明白了。这些虽然难,但绝不是最难的时刻。” “最艰难的时刻,是你等到人生走完大半,才发现自己的内心挣扎,才跌落到艰辛的生活,才遭遇到人生的重大变故和失败打击。因为,那个时候,你的希望,你的可能,你的变数,已然不多了。” “最艰难的时刻应该是放弃自己,放弃希望的那一刻,可能会发生在人生任何一个时刻,而不仅仅是二十多岁的时刻。如果你没有放弃,那么最艰难的时刻就不会到来,听起来有点像鸡汤。反正经历过很多那种坑爹的事情之后,很多都会看淡,没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26-30是一段苦闷的历程,离成功仿佛太远,却又过了推倒重来的年岁,不妨放低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不计得失的做好手头的事。痛苦、挣扎是件好事儿,说明你还没有麻木。” “昨晚夜游回家有幸踩了一坨狗屎,我的狗屎运也快来了。” “借用叔本华的解释:我们在早年主要是通过诗歌、小说,而不是通过现实来认识生活。我们处于旭日初升的青春年华,诗歌、小说所描绘的影像,在我们的眼前闪烁;我们备受渴望的折磨,巴不得看到那些景象成为现实,迫不及待地要去抓住彩虹。年轻人期望他们的一生能像一部趣味盎然的小说。他们的失望也就由此而来。” “七十岁疾病缠身的你会不会羡慕二十岁健康的我。——不会,因为七十岁的我可以是七十岁,可以是二十岁,也可以是十岁。本以为快乐不会长久,哪知一天比一天快乐。人生只不过是不断的选择,想办法玩得开心。” 二十几岁的年纪,我们羞愧于自己的一无所有,望着比自己年长一些的人们,家庭事业双双得意,总是羡慕不已。却不知那些比我们年长一些的人,数着早生的白发跟眼角不和谐的皱纹,忧心着孩子的课业,挂念着双亲的健康,心中怀念的却是十多年前球场边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而事实上多少人感觉到的那份艰难,是源自于面对强大对手时实力悬殊而造成的恐惧,却并非是残酷现实所带来的无力感。毕竟在艰难这个借口下,有太多人一味埋怨,却逃避改变。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们以为这种日子会持续很久,以为眼前这个难关重要到决定生死。到后来,我们曾经以为根本就不可能迈不过去的门槛最终还是迈过去了,虽然也许是一路磕磕绊绊的。我们一直以为最艰难的总是当下,却发现人生从来不曾有最艰难,只会有更艰难。唯一还值得庆幸的是,所有打不倒你的都将使你变得更强大,所有打倒了你的也并没将你彻底击垮。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小萝莉Mathilda问Léon:“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 ”,Léon回答说:“Always like this。”你看吧,就算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揭穿。 文/张君雅(转载自壹心理www.xinli001.com)
查看详情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那位汉子指出了楚人两种完全对立的说法,当这两种说法中的某一种成立时,另一种必将是不成立的,而楚人对此却浑然不知。这很类似于一种分裂的防御机制,即针对某个人或事物的完全相反的态度彼此共存而毫无知觉。在这个故事中,楚人一方面将盾看得坚固无比且任何矛都无法将其刺穿(盾是最坚固的),另一方面又觉得矛可以刺穿所有的盾(盾是脆弱的),对盾的态度前后对立,对于矛的态度也同样如此。楚人无言以对了,这表明楚人之前没有意识到这种对立,如果楚人之前意识到这两种说法的矛盾之处,但他还这样向人去宣传,这只能说是他的一种夸大其词的营销策略了。分裂机制是一种无意识的,早期的防御机制。再来举一个例子以便更好地说明分裂现象。富甲一方的田先生是一位社会知名的慈善家,他的妻子和三位早已成材的儿女,常常会在朋友们面前称赞他是一位难得的好丈夫好父亲,其品德情操,都令人景仰。但是,在工作中,他对自己的下属却十分苛刻,冷酷无情,为此下属们都批评他刻薄成家。至于在商场上,他更加是投机取巧,唯利是图,也绝无道义可言。田先生没有意识到他这些完全对立的态度,当向他指出这种对立时,他显得非常的惊讶及惶恐。田先生对人的态度是在两种相反的状态下转换的,对妻儿的态度是象春天般的温暖,而对下属及对手则是象秋风扫落叶那样冷酷无情。现实生活中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对同一个人的态度,也会在爱恨两极之间转换。比如边缘人格者,当她们对爱人产生了愤怒之后,她们无法再一次确信对方是好的,在她们眼里,之前那个可爱的完美无缺的人完全转变为可恨的一无是处的人。那么人为什么要用分裂的机制呢?我们要从人的发展说起。由于婴儿不成熟的自我,他无法有效的应对外界及内在的种种刺激和痛苦,内心被强烈的不安全感所占据,这种不安全感让他无法应对一个让他深爱的母亲(喂他奶,抚慰他)与一个挫折他的母亲(不给他喂奶,不在他身边陪伴,这是在婴儿抚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的)是同一个人的事实。于是他通过分裂的机制,把母亲分为好母亲与坏母亲,似乎那个不给他喂奶的母亲与那个喂养他的母亲是两个不同的人。通过这种分裂的方式,在幻想的世界里他跟好母亲在一起,他能完全的体验到对母亲的爱,这是一个纯粹美好及安全的世界,不会有任何坏东西的污染。当婴儿的内在安全感没有建立起来,在被种种迫害焦虑所折磨的阶段中,只有这个纯粹的好的世界才能让他安定下来。通过分裂的机制,人为地制造出好客体与坏客体,把自身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分隔开来,个体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别人及自身好的一面,那么那些坏的一面去了哪里呢?无法被整合起来的心理成分,往往会以投射或投射认同的方式被加诸于外在的人事物。所以在那个田先生身上,内在的坏客体被投射出去,把他的下属及生意场上的对手当成了那些会迫害他的人了,于是他会以苛刻和无情的态度去面对他们。分裂机制是一种早期的防御机制,但分裂机制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并不会完全地消失,而是或多或少的存在和使用着。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两种彼此相反又相互独立的不同态度能够共同的存在于心理领域之中,即使成人或较大年龄的儿童也是如此。在一些变态的心理现象中,往往有分裂机制的存在。以恋物癖作为例子。弗洛伊德认为恋物癖是基于病人(几乎总是男性)否认女性没有阳具的事实——这个事实对他极不合宜的,因为这证明了他自己有受到阉割的可能性。在恋物癖者的内心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信念:一方面他们会强烈的认为女性具有阳具,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勇气断言真的在女性中看到了阳具,他们拿其他的什么东西去加以代替——身体的一个部分或某一别的对象——并委之以阳具的角色,这是他不能没有的(替代物通常是他在看到女性生殖器的时刻实际看到的某种事物,或者是能适当地作为阳具的象征性替代物的某种事物)。这两种态度并存于他们的整个一生,而却没有相互的影响。心理分析的工作让我们不断发现类似的例子。一个对人恭恭敬敬的人背后恰恰存在着强烈的对人的敌意,意识里对人友善的感觉防御着本我中强烈的对人的敌意。一个处处独立行事,决不对人产生感情和依赖的人恰恰内心有着强烈的依赖愿望。在孩子身上,对父母强烈的爱恨情感彼此独立的共存而不自知,往往是孩子只会体验到对父母的爱,只有当一个人逐渐长大之后,才会深切的体验到对父母的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分裂机制最典型的要见于精神分裂症病人及人格分裂者身上。精神分裂者觉得自己无望地变成碎片,觉得永远无法拥有他的自体,也无法将好客体充分地内化。可以从愈后的分裂症病人那里了解到,发病当时他头脑的某个角落还有个隐藏着的正常人,像个冷眼旁观者,观看着在他身边流逝着的病态喧闹(这些是分裂的心理成分)。在人格分裂者身上,两种或多种人格成分轮流的占据主导,某个人格占据主导时,并不能意识到其他人格的存在。在电影《绿茶》中,不停相亲的比较文学专业女硕士吴芳每次和相亲对象约会时都会点一杯绿茶,在与新的相亲对象陈明亮约会时,她告诉对方点绿茶的原因是曾被一名叫朗朗的女孩告知,从一杯茶可以预测一个人的爱情。她所不知道的是,这个叫做朗朗的女孩就是她自己。白天她以吴芳的身份出现,穿着保守表情拘谨,晚上她以朗朗的身份出现,在夜总会弹钢琴,穿着性感性格放荡不羁。吴芳仅仅知道她自己是吴芳,不知道那个朗朗正是她自己,同样朗朗也不知道吴芳是她自己。在陈明亮好奇的追寻及意外的发现下,才解开了这个谜底。电影《大话西游》中朱茵所演的紫霞仙子,白天她是热情泼辣的紫霞,晚上则变成了的冷淡果断的青霞,两种人格随着白天和晚上彼此转换。与分裂机制相对的是整合机制。当母亲能够持久的满足孩子,好母亲的形象被婴儿内化,这种内化的好母亲成为婴儿内在的安全基地。此时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来面对那个深爱的母亲与憎恨的母亲其实是同一个人的事实。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有些人拒绝整合,只是想把那些他不想要的心理成分给扔掉,渴望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排斥重新认识自己(在心理咨询中表现为只想得到某些方法或建议,而排斥探索内心)。当分裂的机制逐渐被抛弃而整合机制开始运行时,现实感能较好的建立起来,能够感受到对同一个人的爱恨情仇,如果整合的更好些的话,那么爱将主导恨,好客体将主导坏客体,内在的安全感被充分的建立起来。由此看来,人之所以要运用分裂的机制,是因为内在的不安全感,通过分裂的方式,人为的制造出足够好的客体和足够好的自体,在此基础上感受到安全。但这种分裂开来的心理成分是需要被整合的,否则会以症状或其他令人痛苦的方式被投射。如果婴幼儿期遭遇重大的创伤,分裂过程大于整合的过程,严重的话就会出现精神分裂、人格分裂以及边缘人格的可能,当然这些病理状态也有生物学的基础。□ 文/俞林鑫
查看详情问:同性恋是天生的吗?是从心理改变开始,还是从生理改变开始?答:手头正好有《我既我脑》这本书。其中有一章是专门讲性取向问题的。对于作者这种极端唯物主义者来说,你是同性恋、异性恋还是双性恋,是你在子宫中的发育过程决定的,当然是天生的。他提出的论据包括: (1)母亲子宫中暴露于过高睾酮水平的女孩,出现同性恋或双性恋倾向的概率更大。 (2)由于母亲对所怀男性胎儿分泌的雄性激素产生了免疫反应,男孩出现同性恋倾向的概率会随他哥哥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3)大脑,尤其是下丘脑的发育对人们的性取向有重要影响。同性恋男性的下丘脑的“生物钟”大小是异性恋男性的两倍。而男性同性恋小丘脑前部的一个区域和异性恋相比范围减小,呈女性化形状。 (4)男性信息素(大概就是男人味)对异性恋女性和同性恋男性下丘脑活动的刺激相同,但对异性恋男性没什么作用。 (5)无论是企鹅、海鸥、果蝇、绵羊还是猩猩,动物中也有同性恋,所以同性恋并不特殊。 (6)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行为:激素治疗、阉割、电休克、甚至诱发癫痫疗法,都被证明只能影响性欲,却不能影响性取向。 所以作者的结论是,人们的性取向早在母亲子宫内发育阶段就已经形成了,而且在未来也不会改变。 当然我还看过一篇文章,该文说我们的性取向分布在以同性恋和异性恋为端点的线段的某个点上,并没有绝对的分界。比如某人,总体来说是偏向异性恋。但如果遇到的女性都是周星驰电影中“如花”般的丑女,而男性都是《王的男人》中那样的花样美男,也难保不被诱发出同性恋倾向。所以我们这么坚定自己的性取向,也许只是因为那个能掰弯(或者扳直)我们的人还没出现。谁知道呢。最后,目前主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界已经不再把改变同性恋倾向当作“心理治疗”的一部分了。同性恋不是病,不需要治疗。无论同性还是异性,真挚的感情都一样。只是同性恋面临更多的社会压力,更需要关爱。 文/ 心理中心 陈海贤 向我提问,请戳这里
查看详情导读:玩游戏好不好?该不该出国?“心理距离”能变出什么魔法?广告真能诱导消费?花钱可以让人快乐吗?大脑为什么关键时刻总“卡壳”?心理能力能改变吗?心理感受为何百人百样?大脑也爱“偷懒”乱贴标签吗?左右大脑能说“悄悄话”吗?近日评出的2012“年度十大心理学发现”,回答了上述这些心理难题,更预示了未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近日,美国《今日心理学》杂志评出了2012“年度十大心理学发现”。这其中有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也有预示了未来研究发展趋势的重大发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心理学研究吧! 1.电脑是把“双刃剑”玩游戏好不好?心理学家争论不休。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特聘教授克雷格·安德森等人指出,有“打打杀杀”等暴力情节的游戏会让人滋生暴力倾向。2010年4月的另一项研究发现,玩PSP游戏机的孩子,学习成绩普遍下降。但是,还有科学家发现,打游戏尤其是动作类游戏可以让人反应更灵活,是很好的反应能力和准确性训练方法;《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还有一篇文章指出,玩游戏会让人心肠好、更热心。 2.出国激发创造力该不该出国?心理学研究告诉你。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心理学教授米歇尔·盖尔范德等人发现,与其他文化的人群进行接触,会提高人们的谈判能力。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3位心理学家同样发现,旅居国外,学习并吸收外国文化,能帮你打开一种全新的思路,从而增强创造力。他们提出了“文商”(文化商数CQ)这一概念,并发现CQ在国际谈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冲动让人不理智我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距离”到底能变出什么魔法呢?2010年7月,美国纽约大学心理学教授阿加姆·特罗普和美国特拉维夫大学社会心理学副教授尼拉·利伯曼提出“建构水平理论”的说法。他们指出,制造一点“心理距离”,比如想买手机时别马上掏钱,过几天再决定,会让你更抽象地思考,抓住如“通话质量好不好”这种主要矛盾,而避开如“铃声好不好听、颜色好不好看”等细节问题和感性的干扰,帮助我们作出更明智的选择。 4.广告可以诱导人们的选择如今的世界,无论看电视、看报纸、听广播、上网……广告简直无孔不入。你可能觉得广告只能宣传商品,买东西时,大脑自会有个“管家”让自己理性消费。而加拿大瑞尔森大学经济学副教授梅勒妮·邓普斯等人发表在《消费者研究》上的文章表明,给某一商品“戴高帽”,会激活大脑愉快的情感反射,让你不由自主地对它产生好印象,而忽略其真实的质量。即使你知道它品质一般时,也会屈服于广告的效应,这一过程被称做“情感调节”,也叫“移情”。 5.花钱过程提升幸福度美国盖洛普公司公布了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这项涉及132个国家13.6万人的研究发现,金钱能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但对日常情绪的影响极小,这种联系与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等因素无关。随后,英国沃里克大学和卡迪夫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幸福感并不在于金钱的绝对值,而是与身边的人相比,是不是比他们挣得要多。此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心理学家崔维斯·卡特和汤姆·基洛维奇发现,与花钱买到的东西相比,花钱的经历其实更让人开心。而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则发现,花钱买礼物送人或者捐款做善事,不仅能让人更快乐,还能提高身体免疫力。 6.压力让大脑变得迟钝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演讲稿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上了台却卡住了。越到关键时刻,越容易出“状况”,真的是太紧张了吗?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西汉·贝洛克在《窒息》一书中指出,大脑“卡壳”的秘密在于“内存”不够!紧张、焦虑等情绪会存在“工作记忆”这个“内存”里,太紧张了,不良情绪把“内存”装满,原本储存在大脑里的其他资源,自然没有空间提取出来了。 7.自信可以助人成功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维克等人发表在《心理科学》上的一项研究指出,人们对自己的心理能力抱有不同的信念,有人认为心理能力是一种天赋,无法改变,有的人则坚信心理能力是靠经验获取的,并随时间而变化。坚信自己拥有强大的心理潜能,并勇于挖掘,会激发顽强的意志力,使精力更旺盛,心里更有“韧劲”,从而可以更冷静地面对偏见、伤害和挫折,最终一步步赢得成功。 8.“贴标签”影响判断力美国里海大学心理学副教授阿曼达·布兰登和密歇根大学心理学博士苏珊·吉尔曼发表在《认知科学》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的大脑也有这个毛病。一旦我们把一个事物归到某一类,即使没有亲眼见到,也会把这一类物品的特点强加到它身上,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独生子女问题多”“有钱人不靠谱”。研究者称之为“刻板印象”,这说明我们的大脑也会“偷懒”,想找捷径去认识世界,而“分类”是最便捷的判断方法。殊不知,生活中很多偏见和歧视正是由于轻易“贴标签”造成的。 9.偶然并非全是无根之源由于心理感受百人百样,很多心理现象具有强烈的不确定性,无法像数学题那样得出“一加一等于二”的结果,这一难题困扰心理学家多年。2010年12月,脑科学研究专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心理学教授乔纳·莱勒对心理学研究的统计方法进行了改良,他将“贝叶斯统计”的手段引入心理学,这一“革命性”的成果发表在《认知科学》杂志上。 10.左右大脑能对话2010年开始,“核磁热”横扫世界,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简称fMRI)让人在没有创伤和痛苦的情况下,看到大脑的活动。以前,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大脑思考时的活动状态。新研究发现,大脑“休息”时也不平静,某些区域会出现同步的活动趋势,它们之间像说“悄悄话”一样,有重要的联络,被称为“功能连接”。来源:中国妇女报
查看详情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也说明环境能改变一个人的爱好和习惯。 认同是指想跟别人一样,这个人往往是他所喜欢的或敬畏的。对于孩子来说,大人往往是令他喜欢或敬畏的,所以大人会对孩子有深刻的影响。孟子的母亲小心翼翼的选择邻居,使他“近朱者赤”,是非常正确的。当代社会中,父母们尽量选择更好的学校,也是为了让孩子接受好老师或好同学的影响。认同现象无处不在,小孩子模仿大人的举手投足,穷人乐于象富人那样养狗或穿名贵衣服,年青的追星族们模仿明星的行为方式,医生的儿子喜欢玩听诊器和注射器,等等。2000年左右,周星驰风靡大陆,许多年青人都喜欢说周星驰在剧本里的经典台词:“我走了先”、“不会吧”。人们渴望具备那些自己喜欢的人身上的品质。除了模仿那些我们喜欢的人以外,我们甚至会去模仿那些伤害过我们的人,这也许是因为人们渴望得到攻击者内在的力量。父亲小时候经常暴打儿子,儿子长大后可能变得跟父亲一样的残暴。影片《心灵捕手》中的威尔,成长于被养父虐待的环境中,成年后的威尔成为了一个暴力青年。影片《功夫》中的主角阿星,从小是一个怀有“除暴安良,拯救世界”梦想的好人,但童年时被一群大孩子打伤并侮辱的经历却改变了他,他变得无情无义,一心想加入黑帮成为一个坏人。当深爱的亲人去世或离开之后,人会变得跟离去的亲人很象。《心理访谈》中有一个案例:一位12岁的孩子,在父亲意外车祸去世后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不再象以前那样顽皮,而是每天很早起床为母亲做好饭,傍晚放学之后准时回家打理家务。他已经完全不是那个年龄段孩子常见的样子,他似乎成为了父亲的复制品,父亲的行为及人格品质被认同为他内心的成分。在电影《教父》中,教父的小儿子迈克最初并不想成为黑帮成员,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职业军人,但父亲的意外受伤却改变了他的人生,他认同了父亲及他的事业,最终变成新的教父。有时,我们会认同别人身上潜意识的心理成分。一个妻子怀疑自己的丈夫外面有了情人,经常质问丈夫“你是不是又跟那个狐狸精在一起?”丈夫被她搞得莫名其妙,后来果真去找了一个情人。这背后的心理机制是:妻子将压抑的色情愿望投射给了丈夫,而丈夫认同了它。这个妻子有意无意地驱使丈夫去实现其潜意识的愿望,这样她便能继续维持忠贞妻子的形象,缓解了其因潜意识中的出轨愿望导致的内在紧张。一个热心照顾家人的妻子,她的丈夫及孩子逐渐形成了懒散的习惯,所有的家务都由她独自来承担。妻子把内在依赖的心理投射出去,被孩子及丈夫认同了,于是就形成了照顾及被照顾的关系,这样的关系会让她觉得更熟悉和安全。一个外在看起来自信满满而内在自卑虚弱的父亲(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虚弱),会以批评和讥讽的态度贬低他的儿子,将内在的虚弱自我投射出去以维持自体的统整,儿子认同了父亲内在的虚弱,变成了一个自卑的人。与认同相对应的是反认同,即我们刻意地与父母不一样。正因为反认同机制的存在,有些从小被暴力虐待的人可能变得非常的仁慈,在人际关系中其攻击性被过度压抑而成为一个老好人。这些人对自己的孩子往往过度溺爱,结果导致另外的问题。反认同可能会矫枉过正,无一丝回旋余地,结果反而出现问题。一个母亲有疑病倾向,儿子对疑病十分轻蔑,结果母亲真的病了也不替她看病;一位父亲酗酒,儿子成为滴酒不沾的卫道士,孙子吸毒来对抗父亲;一位女性长期生活在凌乱的、无序的状态中,而令她反感的继母出奇的井井有条,她无法让自己保持清洁整齐,因为如果那样的话会使她觉得太像继母了。认同也是一种防御机制,目的是保护自己。当亲人去世之后,人们感到哀伤和痛苦,通过认同把亲人在内心中进行了复制,似乎死去的亲人成为了内心的一部分而不会离开了。面对那个残暴的父亲,孩子没有力量逃避或反抗,于是他把父亲残暴的一面内化,现实的父亲在他眼里成为了一个好人,他以这种方式得到了暂时的的安全。孩子爱母亲,渴望母亲时刻在身边,当母亲不在身边时感到焦虑和害怕,于是他把母亲内化,当母亲离开时,这个内在的母亲让他觉得安全。 □ 文/俞林鑫
查看详情寓言故事:夫妻妒影 有一对夫妇,他们的心胸很狭窄,总爱为一点小事争吵不休。有一天,妻子做了几样好菜,想到如果再来点酒助兴就更好了。于是她就拿瓢到酒缸里去取酒。 妻子探头朝缸里一看,瞧见了酒中倒映着的自己的影子。她也没细看,一见缸中有个女人,以为是丈夫对自己不忠,偷着把女人带回家来藏在缸里,嫉妒和愤怒一下子冲昏了她的头脑,她连想都没想就大声喊起来:“喂,你这个混蛋死鬼,竟然敢瞒着我偷偷把别人的女人藏在缸里面。你快过来看看,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丈夫听了糊里糊涂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赶紧跑过来往缸里瞧,看见的是自己的影子。他一见是个男人,也不由分说地骂起来:“你这个坏婆娘,明明是你领了别的男人回家,暗地里把他藏在酒缸里面,反而诬陷我,你到底安的是什么心眼!”“好哇,你还有理了!”妻子又探头往缸里看,见还是先前的那个女人,以为是丈夫故意戏弄她,不由勃然大怒,指着丈夫说:“你以为我是什么人,是任凭你哄骗的吗?你,你太对不起我了……”妻子越骂越气,举起手中的水瓢就向丈夫扔过去。丈夫侧身一闪躲开了,见妻子不仅无理取闹还打自己,也不甘示弱,于是还了妻子一个耳光。这下可不得了,两人打成一团,又扯又咬,简直闹得不可开交。最后闹到了官府,官老爷听完夫妻二人的话,心里顿时明白了大半,就吩咐手下把缸打破。一个侍卫抡起大锤,一锤下去,葡萄酒从被砸破的大洞汩汩流了出来。不一会儿,葡萄酒流光了,缸里也就没有人影了。夫妻二人这才明白他们嫉妒的只不过是自己的影子而已,心中很是羞惭,于是就互相道歉,重又和好如初了。 这对夫妇都怀疑对方有了情人,导致这种怀疑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是对方确实有了情人,虽然没有明显的证据,但种种迹象表明对方已经有了二心。在电影《手机》中,严守一外面有情人,在妻子于文娟面前他掩饰得很好,于文娟凭直觉猜测到严守一可能有了出轨的情况,最后事实也证实了这一点。第二种可能的原因:不是对方有了情人,而是自己心中有了想出轨的愿望,只是由于这种愿望不被他/她的道德所接受,所以一直被压抑着。但内在的压抑让他们感到紧张和不安,在适当的外界条件下,这些被压抑的内心愿望以怀疑对方有了情人这种方式——即把自己的内心成分归结为别人的方式——表达出来,内心的压迫感得到暂时的缓解,这种机制心理学上叫做投射机制。投射是指把自己的东西(态度、愿望、情感等)归结为别人或某事物。投射这个词很形象的说明了这种心理现象。正如电影院看电影时的情景,当放映机停止工作时,屏幕是空白的,当放映机开始工作时,屏幕上呈现了各种各样的图像。这些图像来自于放映机内部的胶卷,而并非来自于屏幕本身。投射机制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当内在的压力被转变成外在的压力时,人便有了解决和应对的途径。恐惧症患者会对一些并无实际危险的人或事物感到害怕,比如高处、锐利物品,封闭的环境,某些食物等,恐惧症背后的心理机制是将内心的迫害性成分(坏客体)投射出去的结果,或者令他恐惧的事物勾起了他的内心冲突(比如一个对尖刀恐惧的人可能是因为尖刀勾起了内心的弑父愿望,而这种愿望是他特别害怕的)。恐惧症者并不知道的是,令他害怕的其实并不是那些物体本身,而是这些物体象征或代表的内心成分。投射让他有了逃避这种内在害怕的方式,当他回避这些令他害怕的人或事物时,他保护了自己,内在的压力得到了暂时的缓解。有一位女生,她每次打开宿舍的门时都会有一种恐惧感,害怕有一个鬼一样的东西会扑过来害她。当她一个人在卫生间时,也会害怕有一个鬼一样的东西会扒在窗户边看着她,想害她。这个女孩不敢一个人走过走廊,不敢一个人上洗手间,只有别人陪着她时才感到安全。小时候她的妈妈对她很凶,经常莫名其妙地打她。我们可以这样来解释她的恐惧:想象中的那个会迫害她伤害她的鬼其实是她内化的虐待性母亲的投射,坏母亲被投射之后,内在的好母亲得以保全。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着“鬼”的概念,有些人对此深信不疑,认为鬼是客观存在的。精神分析认为鬼是内心坏客体投射的结果,是内在母亲(或父亲)——那个让人深爱又深恨的——中坏母亲的投射而已。当亲人死亡之后,人类一方面以各种方式缅怀亲人,但另一方面又会用采取种种办法防止鬼的伤害。一些好心办坏事的情景中往往有投射机制在起作用:把自己认为合理的东西强加给别人,从而导致别人的反感。一个女生主持了一场班会,但效果并不好,她很伤心。她的朋友看到之后,发动了班级的班委给她发短信打电话,试图以这种方式安慰她。但对方却对她这样做非常不满,说“我的事你不要管”。这位“好心”的朋友以为这样能给自己以抚慰的方式一定也适用于对方,但她错了。 □ 文/俞林鑫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