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遇见未知的自己
内容简介:
03-18
2013
内容简介:
03-15
2013
灵修是与非评论“灵修”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是因为,灵性的倡导者中,既有《万物简史》作者肯·威尔伯这样的思想家,也有奥修这样亦正亦邪、充满争议的人物,还有胡茵梦、张德芬这样懂些心理学,也懂经营传播之道的心灵导师,当然更不乏以“灵修”之名混饭吃的江湖术士。“灵修”的知识也五花八门,从最高深的学术思想到最低劣的江湖骗局,应有尽有。最近流行的“身心灵”运动,更是把养生、心理治疗和灵性修炼融为一体。你很难界定“灵修”到是什么,也因此,很难指出“灵修”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但总体上,“灵修”仍透着一股邪气。大部分以“灵修”为买点的心灵成长培训,就是心理领域的成功学。和成功学一样,“灵修”强调思想意念的作用,强调“顿悟”式的快速见效和转变,宣扬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一些身心灵培训自诩是“开给我们这个浮躁时代的心灵处方”,却因其自身的同样浮躁,不幸从答案,变成了新的问题。“灵修”的问题,从流行的身心灵小说《遇见未知的自己》中的若干关键词,可见一斑。 关键词之一:潜意识。几乎所有的心灵导师都强调潜意识的作用。他们宣称,潜意识远比意识重要,它决定了我们的境遇和命运。而心灵导师能教你如何通过与潜意识对话,理解它、安抚它、改变它。潜意识概念在心理学中的发扬光大,得归功于以佛洛依德为首的精神分析学派。在弗洛伊德主义看来,潜意识充满了童年的创伤、压抑的欲望和扭曲的情结,它以隐秘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和行为。今天,科学心理学确实发现我们的意识不能完全觉察环境对我们思想、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但同时也发现,这些影响可能并没有精神分析宣传的那么大。科学心理学摒弃了潜意识的概念,是因为这个概念本身就带着决定论、不可知论和神秘主义倾向。你不知道潜意识是什么,也不知道潜意识以什么样的规则运行。含糊的概念提供了可供发挥的空间,潜意识就是“你的意识所不知道的东西”,因此,你甚至无法通过理智对潜意识理论加以验证,而心灵导师则通过垄断对潜意识的解读,获得了培训的权威性和正当性。这是潜意识概念在灵修中大受欢迎的原因。关键词之二:能量。大部分灵修学说都宣称,存在着一种遍布宇宙的能量,能在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之间流通。这个论断并不新鲜。在思维萌芽阶段,婴幼儿就相信,所有会动的东西都有生命。这种朴素的“万物有灵论”思想在人类历史上也曾反复出现,能量说就是这种思想的变式。在电磁学说正流行的18世纪末,催眠术的先驱麦斯麦就宣称,人体和宇宙中遍布着磁性流体,人生病是因为磁性流体在人体内失去平衡。而他发明的“通磁术”,能把外在的磁体导入病人体内,使病人重获得平衡。今天我们已经知道,“通磁术”的本质是暗示和催眠,跟能量没任何关系。在一本流传甚广的伪科学读物《水知道答案》中,日本“科学家”煞有其事地宣称,对着水滴说“我爱你”所得到的结晶体要远比对着水滴说“我恨你”漂亮。这本伪科学读物早已被批驳得体无完肤,却仍在某些灵修学派中,并被当作能量学说的重要证据。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用“正能量”来表示带给我们积极情绪的东西。它和灵修的区别在于,日常语言中“能量”,说的是关系和影响,而灵修中的“能量”,却常被理解为一种实体。美味的食物带给你“正能量”,是因为你觉得它好吃,而不是因为你真把它当作电池似的能量棒。而一些灵修学说却常常迷信一些在他们看来具有独特能量的实体,比如石英石。至于这种能量究竟是什么,它为什么能在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之间流动,自有神秘主义和不可知论前来作答。 关键词之三:冥想和禅修。冥想和禅修听起来也很玄,却可能是“灵修”中最有科学依据的部分。 70年代末,有多年禅修经验的佛教徒,麻省医学院压力治疗中心的卡巴金(Kabat Zinn)博士开始训练病人通过正念冥想(Mindfulness Mediation)进行疼痛和压力管理,卓有成效。在他的实践和推广下,正念冥想逐渐成为西方主流的心理减压方式,并被美国国家卫生院辅助及另类医学研究中心列为一种“可以实施的医疗方法”。大量的实证研究发现,正念冥想有助于治疗慢性疼痛、焦虑、皮肤病、抑郁症复发、失眠、物质滥用、酒精依赖、饮食障碍、心脏疾病和癌症等心身疾病,也有助于增强幸福感、怜悯和共情等积极情绪。近几年,正念冥想更是成为了心理学、神经科学、健康和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正念所倡导的接纳、包容、投入、专注的价值观,更是我们时代的所稀缺的东西。也难怪,冥想和禅修会被“灵修”当作重要买点。但卡巴金本人却对“灵修”颇有微辞。在《正念》一书中,他指出,灵性的说法暗含“我比你崇高”的潜台词,因此加深而非缩小了人和人之间的隔阂。人们“因为执着于灵性上的“真理”而造成很多伤害,甚至躲藏在灵性的斗篷下,以伤害别人来满足自己的胃口。”同时,灵性的说法因为假设存在一个高于现实的世界,而可能成为人们逃避生活的借口。人们“用灵性来逃避痛苦、责任和活生生的生活,为痴心妄想火上浇油”。灵修和禅修的区别,也许正说明了灵修最大的问题。现实的生活本就应该包括痛苦和欢乐、挫折和振作。所有的成长和进步,都只能源于对生活本身的投入,源于脚踏实地的转变。而灵修,是过高的承诺和过低的兑现,是虚构的别处的世界,是诱惑我们逃避生活的企图,是皇帝的新衣。 文 心理中心/陈海贤发表于《lens》二月刊,商业勿转。
03-14
2013
03-11
2013
为什么我们喜欢美的事物
03-07
2013
03-06
2013
如果你期望被人关心和喜爱,你首先得关心别人和喜爱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了你的自信心。1.学会关心别人如果你期望被人关心和喜爱,你首先得关心别人和喜爱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了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除了关心别人以外,有了困难你要学会向别人求助,因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你的心理当然就会从紧张转为轻松,这不仅使你懂得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而且由于你的诚挚的致谢,别人也会感到愉快,这就沟通了人际之间的情感交流。2.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在人际交往中,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正确,你的行为就越自然,表现也越得体,结果也就越能获得别人肯定的评价,这种评价对于帮助你克服自卑和自傲两种不利于合群的心理障碍是十分有利的。此外,人在评价别人时难免带有主观印象,结果常常因此而“失真”。比如,人们常常根据对方的一些个人资料(如籍贯、职业等)来推断此人的性格,如认为会计总是斤斤计较,小气万分的。这种错误的人际知觉,当然使你难于与人和睦相处。因此,只要你能认识到这些人际知觉中的偏见,并不为之所囿,你就能合群了。3.学会一些交际技能如果你在与人交往时总是失败,则由此而引起的消极情绪当然会影响你的合群性格。如果你能多学习一点交往的艺术,自当有助于交往的成功。例如,多掌握几种文体活动技能,如打球之类,你会发现自己在许多场合都会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4.保持人格的完整性保持人格完整的最好办法,是在平素的接人待物中,把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态度明白地表现出来,让别人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这样,别人就会知道你的作风,而不会勉为其难地要你做你不愿做的事,而你也不会因经常需要拒绝别人的要求而影响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了。5.学会和别人交换意见合群性格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始于相互的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又要靠彼此在思想上和态度上的沟通。因此,经常找机会与别人谈谈话、聊聊天,讨论某些问题,交换一些意见是十分必要的。友情是在相互的施与爱之中生长的。祝你成功迈出第一步! (转自凤凰网)
03-04
2013
为什么本应该带来美妙体验、快乐享受以及甜蜜回忆的亲密关系,却往往带来的是失望、痛苦、甚至怨恨? ——罗兰·米勒 人际关系多种多样,我们有父母、有师长、有朋友,还会在社会生活中接触到医生、店员、公务员……,我们还有知心朋友和爱人。这其中有那么一小部分是亲密关系。我们的网站去年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讨论了“学习爱”的主题。“爱”与“被爱”是人的基本需要,爱情在亲密关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一些人并不能够很好地处理这种关系,有的人甚至一生都没有处理好。 如果说影响这种亲密关系的原因,我个人认为莫过于早期经历。1969年发展心理学家John Bowlby就发现幼儿对其主要抚育者的依赖表现出不同的模式(依恋类型)。某些婴儿在饥饿、尿床或受到惊吓时,总能得到悉心照顾和呵护,这些婴儿通常能发展出安全型的依恋,他们快乐地与他人交往,很容易与他人发展出轻松信任的人际关系。某些婴儿的抚育者对婴儿有时热情关注,有时却心不在焉,甚至根本不出现。这些婴儿日后会对他人产生焦虑、复杂的感情,这就是所谓的焦虑-矛盾型依恋类型。他们与他人的关系会变得紧张和过分依赖,表现出对他人的过分贪求。还有的抚育者在照顾孩子时,带着拒绝或敌对的态度勉强为之,孩子认为他人是靠不住的,他们在与他人的关系上畏缩不前,表现出回避型依恋。日后他们经常怀疑和迁怒他人,不容易形成信任和亲密的人际关系。研究者认为个体早期的经验会影响个体后来人际关系的发展轨迹,成人在处理亲密关系时也会表现出类似幼时的反应方式(Hazan & Shaver, 1987)。个体的童年经历和成年后的依恋类型是一致的。安全型的人一般对自己或他人都有积极的看法,记忆中的父母充满爱心,提供支持。相反,不安全类型的人认为他人不靠谱或不能信任,记忆中的父母也是矛盾和冷漠的。安全型的人能更积极快乐地寻求亲密,相互依赖的人际关系;而不安全型的人担心被拒绝、或不喜欢亲密接触、或担心亲密关系不能长久。依恋模式的分类还有很多种,这并不重要,关键是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我是这样的。 至此,可能大家已经找到了一点点自己的依恋模式的影子。看看你的恋爱吧,是不是也带着这些影子。如果你的恋爱总是出问题,不妨内省一下自己。内省的结果可能是我的童年似乎真的有点问题,那怎么办呢?依恋类型既然是习得的,当然就可能被改变。好的关系对象能够让你的依恋模式发生好的变化。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抚育者,但是一旦我们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也许我们就可以努力做些什么。如果你无法做些什么的话,当然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如果愿意的话,你还可以读读罗兰·米勒和丹尼尔·珀尔曼著的《亲密关系》。祝愿各位在亲密关系中快乐成长。 文 / 祝一虹
02-26
2013
心理导读:二十几岁是不是人生最艰难的时候?或许你会想起里昂与小萝莉的经典对话。但唯一还值得庆幸的是,所有打不倒你的都将使你变得更强大,所有打倒了你的也并没将你彻底击垮。 知乎上最近有个很热门的讨论,话题就是“二十几岁是不是人生最艰难的时候”。下面是一些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回答。“本人女,28岁,硕士毕业四年,刚遭遇在一起七年的丈夫孕期出轨,离婚,自己带着个不到一岁的女儿生活。曾经的小女人,现在要扛起两个人的人生。艰难得他妈的无法想象。但这肯定不是我最艰难的时候。以后面对的困难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想象,也不想去想太多,自己该尽的责任要尽,该做的事情要做,有种生就有种养。要快乐,珍惜亲人,享受生活。遇到合适的男人还要嫁,不要怕。高兴自己还能去折腾,去扛起来,还有人值得我去爱。男人们怕什么呢?” “20多岁,没钱,没房,没车,要考虑自己的前途,考虑给另一半幸福,考虑父母。出去做事又没有地位,都有比你年龄大,级别高的人,一边教训你一边抢你的女朋友。这日子真艰难,过了20多岁就好了。这是我25岁前的想法。今年我26岁,我依然没钱,没房,没车,依然担心自己的前途,依然要考虑所有要考虑的事情。只是,我想明白了。这些虽然难,但绝不是最难的时刻。” “最艰难的时刻,是你等到人生走完大半,才发现自己的内心挣扎,才跌落到艰辛的生活,才遭遇到人生的重大变故和失败打击。因为,那个时候,你的希望,你的可能,你的变数,已然不多了。” “最艰难的时刻应该是放弃自己,放弃希望的那一刻,可能会发生在人生任何一个时刻,而不仅仅是二十多岁的时刻。如果你没有放弃,那么最艰难的时刻就不会到来,听起来有点像鸡汤。反正经历过很多那种坑爹的事情之后,很多都会看淡,没想象中的那么恐怖。” “26-30是一段苦闷的历程,离成功仿佛太远,却又过了推倒重来的年岁,不妨放低自己的心态,踏踏实实、不计得失的做好手头的事。痛苦、挣扎是件好事儿,说明你还没有麻木。” “昨晚夜游回家有幸踩了一坨狗屎,我的狗屎运也快来了。” “借用叔本华的解释:我们在早年主要是通过诗歌、小说,而不是通过现实来认识生活。我们处于旭日初升的青春年华,诗歌、小说所描绘的影像,在我们的眼前闪烁;我们备受渴望的折磨,巴不得看到那些景象成为现实,迫不及待地要去抓住彩虹。年轻人期望他们的一生能像一部趣味盎然的小说。他们的失望也就由此而来。” “七十岁疾病缠身的你会不会羡慕二十岁健康的我。——不会,因为七十岁的我可以是七十岁,可以是二十岁,也可以是十岁。本以为快乐不会长久,哪知一天比一天快乐。人生只不过是不断的选择,想办法玩得开心。” 二十几岁的年纪,我们羞愧于自己的一无所有,望着比自己年长一些的人们,家庭事业双双得意,总是羡慕不已。却不知那些比我们年长一些的人,数着早生的白发跟眼角不和谐的皱纹,忧心着孩子的课业,挂念着双亲的健康,心中怀念的却是十多年前球场边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而事实上多少人感觉到的那份艰难,是源自于面对强大对手时实力悬殊而造成的恐惧,却并非是残酷现实所带来的无力感。毕竟在艰难这个借口下,有太多人一味埋怨,却逃避改变。 二十多岁的时候,我们以为这种日子会持续很久,以为眼前这个难关重要到决定生死。到后来,我们曾经以为根本就不可能迈不过去的门槛最终还是迈过去了,虽然也许是一路磕磕绊绊的。我们一直以为最艰难的总是当下,却发现人生从来不曾有最艰难,只会有更艰难。唯一还值得庆幸的是,所有打不倒你的都将使你变得更强大,所有打倒了你的也并没将你彻底击垮。 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里,小萝莉Mathilda问Léon:“ Is life always this hard, or is it just when you’re a kid? ”,Léon回答说:“Always like this。”你看吧,就算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还是需要揭穿。 文/张君雅(转载自壹心理www.xinli001.com)
01-23
2013
楚国有个人在集市上既卖盾又卖矛,为了招徕顾客,使自己的商品尽快出手,他不惜夸大其辞、言过其实地高声炒卖。他首先举起了手中的盾,向着过往的行人大肆吹嘘:“列位看官,请瞧我手上的这块盾牌,这可是用上好的材料一次锻造而成的好盾呀,质地特别坚固,任凭您用什么锋利的矛也不可能戳穿它!”一番话说得人们纷纷围拢来,仔细观看。 接着,这个楚人又拿起了靠在墙根的矛,更加肆无忌惮地夸口:“诸位豪杰,再请看我手上的这根长矛,它可是经过千锤百炼打制出来的好矛呀,矛头特别锋利,不论您用如何坚固的盾来抵挡,也会被我的矛戳穿!”此番大话一经出口,听的人个个目瞪口呆。 过了一会儿,只见人群中站出来一条汉子,指着那位楚人问道:“你刚才说,你的盾坚固无比,无论什么矛都不能戳穿;而你的矛又是锋利无双,无论什么盾都不可抵挡。那么请问:如果我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结果又将如何?”楚人听了,无言以对,只好涨红着脸,赶紧收拾好他的矛和盾,灰溜溜地逃离了集市。 那位汉子指出了楚人两种完全对立的说法,当这两种说法中的某一种成立时,另一种必将是不成立的,而楚人对此却浑然不知。这很类似于一种分裂的防御机制,即针对某个人或事物的完全相反的态度彼此共存而毫无知觉。在这个故事中,楚人一方面将盾看得坚固无比且任何矛都无法将其刺穿(盾是最坚固的),另一方面又觉得矛可以刺穿所有的盾(盾是脆弱的),对盾的态度前后对立,对于矛的态度也同样如此。楚人无言以对了,这表明楚人之前没有意识到这种对立,如果楚人之前意识到这两种说法的矛盾之处,但他还这样向人去宣传,这只能说是他的一种夸大其词的营销策略了。分裂机制是一种无意识的,早期的防御机制。再来举一个例子以便更好地说明分裂现象。富甲一方的田先生是一位社会知名的慈善家,他的妻子和三位早已成材的儿女,常常会在朋友们面前称赞他是一位难得的好丈夫好父亲,其品德情操,都令人景仰。但是,在工作中,他对自己的下属却十分苛刻,冷酷无情,为此下属们都批评他刻薄成家。至于在商场上,他更加是投机取巧,唯利是图,也绝无道义可言。田先生没有意识到他这些完全对立的态度,当向他指出这种对立时,他显得非常的惊讶及惶恐。田先生对人的态度是在两种相反的状态下转换的,对妻儿的态度是象春天般的温暖,而对下属及对手则是象秋风扫落叶那样冷酷无情。现实生活中还会有这样的情况,对同一个人的态度,也会在爱恨两极之间转换。比如边缘人格者,当她们对爱人产生了愤怒之后,她们无法再一次确信对方是好的,在她们眼里,之前那个可爱的完美无缺的人完全转变为可恨的一无是处的人。那么人为什么要用分裂的机制呢?我们要从人的发展说起。由于婴儿不成熟的自我,他无法有效的应对外界及内在的种种刺激和痛苦,内心被强烈的不安全感所占据,这种不安全感让他无法应对一个让他深爱的母亲(喂他奶,抚慰他)与一个挫折他的母亲(不给他喂奶,不在他身边陪伴,这是在婴儿抚养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的)是同一个人的事实。于是他通过分裂的机制,把母亲分为好母亲与坏母亲,似乎那个不给他喂奶的母亲与那个喂养他的母亲是两个不同的人。通过这种分裂的方式,在幻想的世界里他跟好母亲在一起,他能完全的体验到对母亲的爱,这是一个纯粹美好及安全的世界,不会有任何坏东西的污染。当婴儿的内在安全感没有建立起来,在被种种迫害焦虑所折磨的阶段中,只有这个纯粹的好的世界才能让他安定下来。通过分裂的机制,人为地制造出好客体与坏客体,把自身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分隔开来,个体能够充分的感受到别人及自身好的一面,那么那些坏的一面去了哪里呢?无法被整合起来的心理成分,往往会以投射或投射认同的方式被加诸于外在的人事物。所以在那个田先生身上,内在的坏客体被投射出去,把他的下属及生意场上的对手当成了那些会迫害他的人了,于是他会以苛刻和无情的态度去面对他们。分裂机制是一种早期的防御机制,但分裂机制作为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并不会完全地消失,而是或多或少的存在和使用着。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类心理生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两种彼此相反又相互独立的不同态度能够共同的存在于心理领域之中,即使成人或较大年龄的儿童也是如此。在一些变态的心理现象中,往往有分裂机制的存在。以恋物癖作为例子。弗洛伊德认为恋物癖是基于病人(几乎总是男性)否认女性没有阳具的事实——这个事实对他极不合宜的,因为这证明了他自己有受到阉割的可能性。在恋物癖者的内心中,存在着两种相反的信念:一方面他们会强烈的认为女性具有阳具,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勇气断言真的在女性中看到了阳具,他们拿其他的什么东西去加以代替——身体的一个部分或某一别的对象——并委之以阳具的角色,这是他不能没有的(替代物通常是他在看到女性生殖器的时刻实际看到的某种事物,或者是能适当地作为阳具的象征性替代物的某种事物)。这两种态度并存于他们的整个一生,而却没有相互的影响。心理分析的工作让我们不断发现类似的例子。一个对人恭恭敬敬的人背后恰恰存在着强烈的对人的敌意,意识里对人友善的感觉防御着本我中强烈的对人的敌意。一个处处独立行事,决不对人产生感情和依赖的人恰恰内心有着强烈的依赖愿望。在孩子身上,对父母强烈的爱恨情感彼此独立的共存而不自知,往往是孩子只会体验到对父母的爱,只有当一个人逐渐长大之后,才会深切的体验到对父母的爱恨交织的矛盾情感。分裂机制最典型的要见于精神分裂症病人及人格分裂者身上。精神分裂者觉得自己无望地变成碎片,觉得永远无法拥有他的自体,也无法将好客体充分地内化。可以从愈后的分裂症病人那里了解到,发病当时他头脑的某个角落还有个隐藏着的正常人,像个冷眼旁观者,观看着在他身边流逝着的病态喧闹(这些是分裂的心理成分)。在人格分裂者身上,两种或多种人格成分轮流的占据主导,某个人格占据主导时,并不能意识到其他人格的存在。在电影《绿茶》中,不停相亲的比较文学专业女硕士吴芳每次和相亲对象约会时都会点一杯绿茶,在与新的相亲对象陈明亮约会时,她告诉对方点绿茶的原因是曾被一名叫朗朗的女孩告知,从一杯茶可以预测一个人的爱情。她所不知道的是,这个叫做朗朗的女孩就是她自己。白天她以吴芳的身份出现,穿着保守表情拘谨,晚上她以朗朗的身份出现,在夜总会弹钢琴,穿着性感性格放荡不羁。吴芳仅仅知道她自己是吴芳,不知道那个朗朗正是她自己,同样朗朗也不知道吴芳是她自己。在陈明亮好奇的追寻及意外的发现下,才解开了这个谜底。电影《大话西游》中朱茵所演的紫霞仙子,白天她是热情泼辣的紫霞,晚上则变成了的冷淡果断的青霞,两种人格随着白天和晚上彼此转换。与分裂机制相对的是整合机制。当母亲能够持久的满足孩子,好母亲的形象被婴儿内化,这种内化的好母亲成为婴儿内在的安全基地。此时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勇气和力量来面对那个深爱的母亲与憎恨的母亲其实是同一个人的事实。整合的过程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有些人拒绝整合,只是想把那些他不想要的心理成分给扔掉,渴望能够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排斥重新认识自己(在心理咨询中表现为只想得到某些方法或建议,而排斥探索内心)。当分裂的机制逐渐被抛弃而整合机制开始运行时,现实感能较好的建立起来,能够感受到对同一个人的爱恨情仇,如果整合的更好些的话,那么爱将主导恨,好客体将主导坏客体,内在的安全感被充分的建立起来。由此看来,人之所以要运用分裂的机制,是因为内在的不安全感,通过分裂的方式,人为的制造出足够好的客体和足够好的自体,在此基础上感受到安全。但这种分裂开来的心理成分是需要被整合的,否则会以症状或其他令人痛苦的方式被投射。如果婴幼儿期遭遇重大的创伤,分裂过程大于整合的过程,严重的话就会出现精神分裂、人格分裂以及边缘人格的可能,当然这些病理状态也有生物学的基础。□ 文/俞林鑫
01-18
2013
问:同性恋是天生的吗?是从心理改变开始,还是从生理改变开始?答:手头正好有《我既我脑》这本书。其中有一章是专门讲性取向问题的。对于作者这种极端唯物主义者来说,你是同性恋、异性恋还是双性恋,是你在子宫中的发育过程决定的,当然是天生的。他提出的论据包括: (1)母亲子宫中暴露于过高睾酮水平的女孩,出现同性恋或双性恋倾向的概率更大。 (2)由于母亲对所怀男性胎儿分泌的雄性激素产生了免疫反应,男孩出现同性恋倾向的概率会随他哥哥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3)大脑,尤其是下丘脑的发育对人们的性取向有重要影响。同性恋男性的下丘脑的“生物钟”大小是异性恋男性的两倍。而男性同性恋小丘脑前部的一个区域和异性恋相比范围减小,呈女性化形状。 (4)男性信息素(大概就是男人味)对异性恋女性和同性恋男性下丘脑活动的刺激相同,但对异性恋男性没什么作用。 (5)无论是企鹅、海鸥、果蝇、绵羊还是猩猩,动物中也有同性恋,所以同性恋并不特殊。 (6)人类历史上最疯狂的行为:激素治疗、阉割、电休克、甚至诱发癫痫疗法,都被证明只能影响性欲,却不能影响性取向。 所以作者的结论是,人们的性取向早在母亲子宫内发育阶段就已经形成了,而且在未来也不会改变。 当然我还看过一篇文章,该文说我们的性取向分布在以同性恋和异性恋为端点的线段的某个点上,并没有绝对的分界。比如某人,总体来说是偏向异性恋。但如果遇到的女性都是周星驰电影中“如花”般的丑女,而男性都是《王的男人》中那样的花样美男,也难保不被诱发出同性恋倾向。所以我们这么坚定自己的性取向,也许只是因为那个能掰弯(或者扳直)我们的人还没出现。谁知道呢。最后,目前主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界已经不再把改变同性恋倾向当作“心理治疗”的一部分了。同性恋不是病,不需要治疗。无论同性还是异性,真挚的感情都一样。只是同性恋面临更多的社会压力,更需要关爱。 文/ 心理中心 陈海贤 向我提问,请戳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