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联盟在浙大成立
16/12/25查看详情
查看详情
2016年11月5日,来自不同院系的10位辅导员参加了李娟老师主持的“心理助人能力中级培训项目”——“人际沟通能力训练”工作坊。工作坊分为4个小节,每节90分钟,采用半结构的方式,四个小节均由结构式活动和自由交流两个部分组成。 在开始阶段,李老师先带领学员讨论并确定了团体规则。第一小节的结构式活动是“我的别名”,通过分享别名的故事和相互的感受反馈,学员逐渐去除社会化身份,以一种别样的视角相互熟悉。随后的第一次自由交流,大家交流的话题集中在社交话题层面。第二小节的结构式活动是“人生彩图”,学员们首先从几对图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持相同图片的两人为一组,然后2人小组分享与彩图有关的人生故事。接着,不同的组两两结合,成员向新加入的伙伴介绍自己搭档所讲述的内容。第二次自由交流时间中,学员们都表达了自己在刚才活动中的心情以及此刻的感受。最后,学员们以这两节课中触动自己的一件事情画“冰山模型图”并分享,上午的时间随着分享的结束很快过去了。 经过短暂的午休后,大家迎来了后两节的活动。学员们首先进行了25分钟的自由讨论。然后李老师让大家在老虎、考拉、变色龙、猫头鹰和孔雀图片中选择最能代表自己的动物,并让相同选择的学员坐在一起介绍自己做出该选择的原因。老师指出,每种动物都代表一种性格特征,例如老虎自信果断、目标性极强,但有时过于重视目标会忽视关注他人的情感;孔雀热心、乐观,擅长团队合作,但有时因其跳跃性的思考模式对事情的完成执着度不高;考拉温和敏感、稳定耐心,但遇到争执时倾向于逃避;猫头鹰则传统保守、注重细节分析、责任感强,把事实和精确度置于感情之前,会被误认为感情冷漠。随后,学员们还讨论了在人际交往中希望得到别人怎么样的对待,这样的讨论让大家彼此间的了解得到了进一步加深。最后一节中,李老师简单介绍了萨提亚理论中的四种不合理沟通姿态,引导学员们思考并分享自己家人常用的沟通姿态,在分享中,学员发现很多父母都对孩子采用“指责型”,在受到影响后希望自己可以成长为“一致型”。之后30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大家就刚才没有讨论完的话题以及自己的感想自由发言,时间在交流中过得很快。 在课程的最后,大家取下写着别名的名牌,回归自己的社会身份,分享了参加这个活动的感受。有学员表示,这次活动加深了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让他们印象深刻;也有学员表示学到新的团辅技巧,加深了自己对团辅的理解;还有学员认为这种半结构式的团体辅导操作起来比较困难,还需继续学习。
查看详情2016年10月12日晚,浙江大学“会心讲坛”第四讲之 “完美旅程——成为你自己”在紫金港校区蒙明伟楼225报告厅精彩开启。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海骅博士与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主任朱婉儿博士联袂为浙大学子送上了一场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盛宴。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副主任祝一虹博士担任主持人。祝老师在开场中讲到,每个人都希望和真实的自己相遇,然而却因种种原因,与真我失联,常常将他人的期望作为自己的行动方向,从而形成“假我”。今年9月北京大学上演了一部很火的舞台剧“完美旅程”,精彩诠释了大学生们如何穿越假我、触碰内心,活出更真实的自己。而嘉宾之一的刘老师正是该剧的主创人员之一。 讲坛以朱老师采访刘老师的方式开场。刘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学生中常见的案例,对这类案例的思考,引出了创作这场舞台剧的初衷。他发现,当前高校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患有“笑脸抑郁”,外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总是笑呵呵的,但内心极度痛苦,甚至有自杀想法或行为,且各种治疗效果都难以持久。因此希望通过艺术创造的形式,将典型个案和解决方法一并呈现,从而鼓励学生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让自己尽可能地内外合一。刘老师的此番表达,引起了朱老师的共鸣,她也讲述了一个“微笑型抑郁”学生的故事,当他的父母和老师知道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他存在着自杀想法时是多么的诧异,所幸最终通过及时就医治疗得到了康复,但由此也可看出“假我”的和平表象和内在“真我”之间的矛盾痛苦与冲突对人造成的伤害。假如一个人发现自己已被“假我”控制,他该如何积极调整和应对呢?刘老师回答到:针对剧中人物的“假我”困扰,主要是通过关注呼吸的方式来关注自身,关注内心,然后发现自身内在的“仁、智、勇”。刘老师即兴带领大家体验了1分钟的观呼吸训练,让大家去尝试感受与身体接触的有效方法。接着,朱老师也分享了她的工作经验:人们总是习惯关注大脑所想的,却很少去体察大脑以下的身体感受。因此当你焦虑、紧张时,尝试通过关注呼吸的方式来调整,也许会让问题迎刃而解。当然,要真正做到这样并非易事,需要平时不断地练习。 尽管每个人都渴望活出真实的自我,但现实中往往有很多阻碍,其中令大学生们最困扰的是,自己之所以不敢做真实的自己,主要还在于来自父母的压力,认为做真我就是不孝敬父母。针对这一普遍困惑,两位嘉宾各自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刘老师分享当年自己上大学选专业时,与父亲意见不和,难以调和。后来在自己的不断坚持努力下,终于赢得了父亲的认可。现场观众被深深的触动,同时也让我们懂得如何使父母更好的了解和看到我们心灵深处的渴望和需要。朱老师针对同学们即将面临的选专业难题,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告诉同学们,真我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慢慢发现的,不要着急,如果你知道想要什么那是幸运的,但如果你暂时还不那么清楚,那也没关系,先选择一个相对心仪的专业,认真学习,因为所有的努力都将成为未来的积淀。 后半场是观众互动提问。现场的学生积极提问关于自我的困惑,两位嘉宾围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该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精彩提问例举如下:提问一:我的父母总是从他们的角度考虑什么是对我好的,但有些并不是我想要的。比如在上大学选专业,父母让我报考金融,而我想报考医学。他们认为学医太苦了,女孩子没必要那么辛苦,学金融以后好找工作,赚钱多。我对抗的方法是选择了工科……诸如此类的事情经常与父母发生争吵,这样的困惑该怎么解决?嘉宾回答:两位嘉宾通过现场角色扮演的方式生动回答了提问。“妈,我跟你说了很多次,我特别想学医学,特别喜欢,您怎么就不能答应我呢?”、“妈,我在学习我喜欢的东西时,特别的快乐,我一点都不觉得苦,时间越长,我就越幸福,您真的不能成全女儿内心的期待吗?”、“妈,我觉得成为白衣天使是多么美丽的一件事情,这是我从小向往的职业”……两位嘉宾与提问者通过现场角色扮演,演绎了如何通过温柔的坚持,与父母沟通,用策略和智慧突破假我,设定自我边界,更好地关照到内心的自己。提问二:人活着挺累的,其实我打心里觉得人活着是没有意义的,但为了父母必须要活下去,请问该怎么开导自己?嘉宾回答:建议找一下心理咨询师,因为有一种原因可能是抑郁症引起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自我价值观的缺失导致的。另外,每个人能够来到这个世界对他自身而言就是有意义的,至于活着的具体意义,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是要用心去探索、并自己赋予的。提问三:请问两位老师到底用哪种具体的方式来认识自我?嘉宾回答:第一:通过一些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比如霍兰德职业测验,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适合怎样的职业;第二:通过对不同职业的体验和实践,发掘自己真正喜欢的职业。除此之外,朱老师认为,可以通过自身的三个维度来初步评估,即兴趣、能力和意义感。一份完美的工作是这三者的重叠。精彩的提问与回答一次次走近我们的内心世界。完美之旅,从这个夜晚启程,从成为真实的自己开始。(通讯:郑洁 摄影:刘艳)
查看详情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以下简称心理中心)作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浙江省督导点唯一挂靠单位,承担着带动全省、乃至全国的心理健康工作朝向专业化方向发展的重任。2014年底,受浙江省教育厅宣教处委托,心理中心承接了全省高校心理咨询案例连续督导项目,旨在进一步提高我省高校心理咨询专职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提升他们的个案处理能力以及自我成长。该项目第一期培训于2015年4-7月举行,第二期培训于2015年10-12月举行,第三期培训于2016年3-5月举行。2016年5月20日,在浙江科技学院完成了第三期督导,项目顺利告一段落。在最后一次培训的交流会上,所有学员均表达了对该项目的好评和谢意,分享了在这个项目中的成长。以前省内高校咨询师常常处于孤军奋战、没有章法、没有资源的状况中,平时专业交流不够,对自己工作的内省不够,咨询工作因为一些盲点的存在,受到限制。连续三期的案例督导后,大家对心理咨询的基本工作框架越来越娴熟,对个案的认识越来越专业。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督导培训,不仅提高了心理咨询能力,更在省内高校之间建立了一支相互支持的专业队伍。正值浙江大学119周年校庆,心理中心以自己的敬业、爱岗为母校献礼,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查看详情2016年5月15日,来自不同院系的辅导员参加了俞林鑫老师主持的“心理助人能力中级培训项目”——“压力调适的理念与方法”工作坊。课程从早上9点钟开始。首先,在明确了工作坊设置之后,学员们进行了自我介绍,分享了自己目前所面临的主要压力,以及前来参加此次工作坊的期待。接着,俞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简单的关注呼吸训练,让大家从思维与事件中出来,进入体验的状态。然后,俞老师鼓励大家将内心压力说出来,学员们两两一组说出内心的压力。在分享的过程中,有些学员表示说,不说还好,一说才发现自己原来有那么多的压力;有些学员在诉说时,能够感受到来自倾听者的支持和鼓励;有些学员在充分的说完之后,内心有了一种释放感。俞老师鼓励大家学会将压力说出来,并练习在生活中成为一个倾听者,给予伴侣支持。 接着,俞老师让每位学员进行了樊式压力检测量表的自评,并且结合量表一起,讲述了压力的定义、压力会给我们带来生理反应、认知反应、情绪状态及行为表现等知识点,并对学员的一些疑问进行解答。之后,每个人都分享了能带给自己滋养的活动,比如搞卫生、阅读、某个地点、听音乐等等,俞老师鼓励大家进入感受的层面,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上午的活动由“品尝葡萄干”的体验活动作为结束,简单的吃下两颗葡萄,就能收获内心的平静,体验到存在的乐趣。 在短暂的午休之后,下午俞老师进一步为大家讲述有关压力的知识点,包括影响压力的因素、常见的压力源、压力的意义、缓解压力的方式等。接着,为了让学员能够更好地体验自己和缓解压力,俞老师带领大家进行了冥想练习。通过简单的瑜伽练习,放松与滋养我们的身体;通过腹式呼吸及想象性放松,让人体验到宁静与愉悦;之后的静坐冥想、行走冥想、身体扫描冥想让大家进一步进入存在状态,跳出了行动模式。 课程的最后,大家都坐在瑜伽垫上,分享冥想带来的感受。有学员表示,在冥想的过程中觉察到了以前忽略的很多东西,感受到自己的身体也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并且希望在以后每一天里都能够花一点时间与自己相处。俞老师鼓励大家将冥想练习作为自己的资源,充分让她来滋养自己。一天的工作坊之后,大家体验到了存在的乐趣,感悟到“压力并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的朋友”的真理,收获了不一样的惊喜和感动。
查看详情2016年4月16日,来自不同院系的辅导员参加了刘艳老师组织的“心理助人能力”中级培训项目——团体沙盘的理论与实践课程。课程从早上9点开始,首先参加本次课程的所有成员进行了自我介绍,并谈了自己前来参加此次课程的动力与期待。接着,学员们开始进行团体沙盘游戏,在体验过程当中,大家保持静默的状态,依次进行动作。在体验结束后,大家各自分享了自己的体会与感受,有些学员感觉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在活动中,并且努力想创造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域,而有些学员则认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因此在活动过程中常常制造破坏性的场面;有些学员对破坏性的场面可以抱着好奇的态度接纳,有些学员则试图矫正它,并营造和谐的氛围;还有一些学员在做的过程中时而跳出活动本身,作为一个观察者的角度来体验沙盘游戏。 在短暂的午休之后,下午由刘艳老师带领大家,结合上午的体验,了解了沙盘游戏当中治疗师的角色,沙盘游戏中的有效因子以及团体沙游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设置。学员们根据体会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困惑,刘艳老师一一进行了解答。一些学员问到:“沙盘游戏最终形成什么样的状态算是和谐的。”刘艳老师回答:“沙盘游戏是没有目标,也没有预设的。和谐只是部分人的感觉。沙盘的意义在于其提供了一个空间,让我们的无意识能够释放。”还有些学员对治疗师在沙盘游戏中的作用提出了困惑,刘艳老师也给予了解答:“治疗师要做的一是‘无为’,二是‘抱持’,允许参与沙盘游戏的每一个人都能够做自己,同时又是被陪伴着的。让每一个参与者感到被爱,感到是安全的。” 在课程的最后,大家重新围着沙盘站成一圈,各自分享了一天的体会与收获。大家表示,在一开始进入这个团体时,每个人都希望找到一种权利感,也在这种权力的争夺中觉察到了冲突与小团体的形成,随着活动的深入,每个人都在团体中发现了自己的位置,也逐渐接纳了他人与自己之间的差异。刘艳老师总结到,团体沙游的主题在经历了一系列变化最终将会呈现的是,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重要,同时也觉得他人很重要。最后,大家都纷纷表示能够参与这次活动是非常值得高兴的事。
查看详情2016年3月23日,由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主办、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承办的浙江大学“会心讲坛”第三讲之“爱情陷阱与幸福密码”在蒙民伟楼225举行。德国著名婚姻专家、临床心理学家、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nternational Psychoanalytical Association,IPA)精神分析师、德国伴侣治疗学院(Institut für Paartherapie, IFP)现任院长Dr. Bernd Boettger担任主讲嘉宾,由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主任朱婉儿教授主持。 朱婉儿教授在开场白中讲到,每一个生命的成长都需要来自亲密关系的滋养,爱情是生命中重要的亲密关系,但早年在亲密关系中遭遇的创伤往往是导致爱情困境的重要原因。如何理解自己和对方,让自己在爱情中获得滋养和成长是我们要学习和培养的一种能力。Dr. Boettger以德国一首古老的诗歌引入,为我们描述了在德国对于亲密关系的传统观点:“婚姻是对爱情的最深的表达”。在谈到当代德国社会理想的婚姻状况时,Dr.Boettger认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追求的不是一段短暂的罗曼史,也不仅仅只是长久的一段婚姻。在很多德国人心中,排在首位的是找到一个可以相互依偎的伴侣。 尽管我们大多数人都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之中,但是对于如何维护人生最富有意义的亲密关系,我们却没有多少人真正做好了准备。在生活中常常发生的情形是——无论我们的意愿是多么诚恳,行动多么努力,我们的关系仍然会经历混乱、沟通不畅、相互怨恨、情感疏离、缺乏相互支持,最终和最坏的结果则是导致关系的破裂和分离。为此,Dr. Boettger跟大家分享了他在临床实践中所总结出的关于提升亲密关系幸福度的九大途径: 1.Be Initiative. 主动行动,不要等待。2.Reserve Time as a Couple. 为两人世界保留单独的时间。3.Guarantee Privacy. 尊重各自的私密空间。4.Talk about essential topics. 讨论本质问题。5.Acknowledge the double inner reality. 了解双方的内心世界。6.Equal Opportunities for Others. 双方平等沟通。7.Understanding the underlying conflict and learn to solve it instead of denying it. 理解潜在的冲突,不回避,解决它。8.Balancing core conflict between self development and couple-development. 平衡自我发展和双方发展之间的核心冲突。9.Acknowledge of Unconscious Collusion. 了解无意识的共谋。 然后,Dr. Boettger与现场观众进行了问答互动。Q1:之前说到的童年创伤会影响之后的亲密关系,请举个例子说明童年创伤对于亲密关系影响的具体表现?A1:有些人年轻时受过虐待,那么在以后他可能会选择那些看上去很好,但实际上却会产生虐待关系的人来进行联结,叫作强迫性重复,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关系来比较好地管理好被虐待的情绪,所以在长大之后这种亲密关系实则是一种施虐与受虐的关系。Q2:如果恋爱关系中时间短暂,不能够深爱,您对此有什么建议?A2:也许你需要找一个好的伴侣治疗师。这其实是个很中肯的建议,也许你需要诉诸一些咨询或者谈话,来发现自身不能产生长久亲密关系的障碍在哪里,然后再用一段时间去改变自己,才能收获理想的爱情效果。 在最后,Dr. Boettger也不忘提醒大家亲密关系中的两人要分配出一段私密的时间来更深入地沟通,让爱情保鲜。讲座结束后,听众们纷纷上台与Dr. Boettger进行交流,希望心理中心举办更多学生关注的讲座。
查看详情2016年3月15-16日,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举办了《萨提亚模式在教师个人成长及学生工作中的运用》专题培训。培训邀请到了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原主任蔺桂瑞教授前来授课,我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师,学(研)工部领导和老师,部分院系(学园)党委副书记和辅导员等65人参加培训。 “只有自己拥有一个春天的生命,才能帮助别人创造一个生命的春天”——作为一种积极取向的心理治疗模式,萨提亚模式十分注重通过咨询师本身的人性力量来帮助来访者。蔺桂瑞教授在培训的一开始便通过和学员分享自身经历,向学员传递了萨提亚模式的咨询理念。在这种理念下,学生工作开展的效果和质量是和教师个人成长密不可分的。萨提亚模式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方式,帮助人活得更“人性化”,而不只求消除“症状”,最终使个人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从而自信、自在、自主、自由地生活。 在两天的培训中,蔺桂瑞教授通过冥想、角色扮演、形体雕塑、小组练习、分组讨论等一系列现场互动方式,把萨提亚模式的理论及实用技术身体力行地展现给各位学员,并让学员进行现场模拟练习,以促使学员快速掌握萨提亚模式的核心理念及沟通技巧。 培训结束,很多学员表示:此次培训对于觉察自身在压力状态下的应对姿态及沟通模式有了深入的认识,对教师个人成长及开展学生工作都有很多启发与帮助,收获颇丰。希望以后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此类培训。
查看详情“我是思思,俄罗斯的那个音,很高兴认识大家”,“阿米尔,哈萨克斯坦的小伙子”,“陈可,中国的小姑娘”,“我最大的梦想是做一个料理师”,“有时候会对自己有点儿失望”……深秋的紫金港,小剧场203团体辅导室变成了一个小小地球村,来自中国、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加拿大、阿根廷、也门、哈萨克斯坦等世界各国的同学们欢聚一堂,侃侃而谈。10月30日,浙江大学中外学生“悦纳自我 积极成长”团体心理辅导在小剧场203团体辅导室举行。此次辅导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专职咨询师李娟老师开场,之后由心理中心兼职心理咨询师、蓝田学园辅导员孙大雁老师和国际教育学院辅导员陈南菲老师一起为来自世界各地的20余名学生代表带来一场新奇而积极的辅导体验。 本场团体辅导旨在用积极心理疗法帮助同学们认识自己积极的心理品质,培养学习生活中的积极情绪。参加报名的同学中有许多大一的新生,在迈入大学校园近两个月以后,部分同学会感觉逐渐适应,也有少数同学开始产生迷茫情绪和消极态度。辅导老师们在一系列热身游戏后,迅速将大家带入精心设计的三个环节中,带领学员们正确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第一个主题活动“我的喜悦”,孙大雁老师指导学员们填写《我的喜悦》表格,梳理同学们从小学阶段、中学阶段至今的开心和自豪的回忆,每一个小组成员自愿分享自己的成长小故事。大家通过回溯发现那些让自己真正感到喜悦和成就感的事,有的说起自己初中“姐妹五条虫”的可爱称号,有的讲述自己辛苦作料理补贴家用,有的谈到自己练习钢琴考级的成就,同学们回忆起成长过程中的美好经历,纷纷为自己的故事举起了大拇指。 “猜猜TA是谁” 是学员最喜爱也最投入的部分,在两位辅导老师的引导下,大家在《自我形象》图上对自己的身高、体重、外貌、兴趣特长等方面进行打分和描述,同时写下最欣赏自己的特点和最不喜欢自己的特征。大家在打乱顺序的表格中随机抽取一个人的“形象”,猜猜TA是谁。有的学员迅速为自己打分写好理由,也有的同学反复思量再三考虑,陈老师细细引导大家,“每一个同学可以尝试认真观察自己和别人的特征,进一步挖掘自己的优势和特点,在交流之后大家会有更进一步的相互欣赏与肯定”。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阿米尔第一个被大家“猜”对了形象和特征,他觉得很神奇也很开心。同学们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发觉了伙伴的特点,也剖析了自己的特征,原来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在简单的描述中都被小伙伴觉察到,充满了正能量的火花。 最后的“神奇赋能”主题活动,辅导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将代表心意和积极能量的红色五角星和便利贴分发送给心中的三个人。大家右手大拇指相握组成了一个“正能量圈”,同学们表示在接下来的大学生涯里,都会以健康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迎接工作、生活的挑战,让以前那个充满活力不畏艰难的自己,一路陪伴强大的内心积极成长。 本次“悦纳自我 积极成长”团体辅导活动是我校2015年秋冬学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际教育学院“留学浙大,健康同行” 心理活动的开场团辅,得到了心理中心的大力支持。首次邀请中国同学和留学生一起参加团体辅导,一方面提高本科留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度,积极帮助来华留学生适应、融入大学新生活,另一方面加深中外同学之间的了解与认识,为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提供更多样的活动平台和交流机会。
查看详情2015年5月10日下午,由清华大学心理系樊富珉教授主持的亲密关系团体心理辅导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以下简称心理中心)203团辅室进行。本次团辅作为我校第五届“会心节”的重要活动,由心理中心主办、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协办。团辅面向全校学生共招募了60名成员,分为八个小组,由我校的专兼职心理咨询师担任小组带领者。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