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12日晚,浙江大学“会心讲坛”第四讲之 “完美旅程——成为你自己”在紫金港校区蒙明伟楼225报告厅精彩开启。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主任刘海骅博士与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主任朱婉儿博士联袂为浙大学子送上了一场探索自己内心世界的盛宴。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副主任祝一虹博士担任主持人。
祝老师在开场中讲到,每个人都希望和真实的自己相遇,然而却因种种原因,与真我失联,常常将他人的期望作为自己的行动方向,从而形成“假我”。今年9月北京大学上演了一部很火的舞台剧“完美旅程”,精彩诠释了大学生们如何穿越假我、触碰内心,活出更真实的自己。而嘉宾之一的刘老师正是该剧的主创人员之一。
讲坛以朱老师采访刘老师的方式开场。刘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一个学生中常见的案例,对这类案例的思考,引出了创作这场舞台剧的初衷。他发现,当前高校有越来越多的学生患有“笑脸抑郁”,外在各方面表现都很优秀,总是笑呵呵的,但内心极度痛苦,甚至有自杀想法或行为,且各种治疗效果都难以持久。因此希望通过艺术创造的形式,将典型个案和解决方法一并呈现,从而鼓励学生敢于面对真实的自己,让自己尽可能地内外合一。刘老师的此番表达,引起了朱老师的共鸣,她也讲述了一个“微笑型抑郁”学生的故事,当他的父母和老师知道各方面都很优秀的他存在着自杀想法时是多么的诧异,所幸最终通过及时就医治疗得到了康复,但由此也可看出“假我”的和平表象和内在“真我”之间的矛盾痛苦与冲突对人造成的伤害。
假如一个人发现自己已被“假我”控制,他该如何积极调整和应对呢?刘老师回答到:针对剧中人物的“假我”困扰,主要是通过关注呼吸的方式来关注自身,关注内心,然后发现自身内在的“仁、智、勇”。刘老师即兴带领大家体验了1分钟的观呼吸训练,让大家去尝试感受与身体接触的有效方法。接着,朱老师也分享了她的工作经验:人们总是习惯关注大脑所想的,却很少去体察大脑以下的身体感受。因此当你焦虑、紧张时,尝试通过关注呼吸的方式来调整,也许会让问题迎刃而解。当然,要真正做到这样并非易事,需要平时不断地练习。
尽管每个人都渴望活出真实的自我,但现实中往往有很多阻碍,其中令大学生们最困扰的是,自己之所以不敢做真实的自己,主要还在于来自父母的压力,认为做真我就是不孝敬父母。针对这一普遍困惑,两位嘉宾各自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刘老师分享当年自己上大学选专业时,与父亲意见不和,难以调和。后来在自己的不断坚持努力下,终于赢得了父亲的认可。现场观众被深深的触动,同时也让我们懂得如何使父母更好的了解和看到我们心灵深处的渴望和需要。朱老师针对同学们即将面临的选专业难题,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告诉同学们,真我是在不断的探索中慢慢发现的,不要着急,如果你知道想要什么那是幸运的,但如果你暂时还不那么清楚,那也没关系,先选择一个相对心仪的专业,认真学习,因为所有的努力都将成为未来的积淀。
后半场是观众互动提问。现场的学生积极提问关于自我的困惑,两位嘉宾围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该环节将现场氛围推向了高潮。精彩提问例举如下:
提问一:我的父母总是从他们的角度考虑什么是对我好的,但有些并不是我想要的。比如在上大学选专业,父母让我报考金融,而我想报考医学。他们认为学医太苦了,女孩子没必要那么辛苦,学金融以后好找工作,赚钱多。我对抗的方法是选择了工科……诸如此类的事情经常与父母发生争吵,这样的困惑该怎么解决?
嘉宾回答:两位嘉宾通过现场角色扮演的方式生动回答了提问。“妈,我跟你说了很多次,我特别想学医学,特别喜欢,您怎么就不能答应我呢?”、“妈,我在学习我喜欢的东西时,特别的快乐,我一点都不觉得苦,时间越长,我就越幸福,您真的不能成全女儿内心的期待吗?”、“妈,我觉得成为白衣天使是多么美丽的一件事情,这是我从小向往的职业”……两位嘉宾与提问者通过现场角色扮演,演绎了如何通过温柔的坚持,与父母沟通,用策略和智慧突破假我,设定自我边界,更好地关照到内心的自己。
提问二:人活着挺累的,其实我打心里觉得人活着是没有意义的,但为了父母必须要活下去,请问该怎么开导自己?
嘉宾回答:建议找一下心理咨询师,因为有一种原因可能是抑郁症引起的,另外一个原因可能是自我价值观的缺失导致的。另外,每个人能够来到这个世界对他自身而言就是有意义的,至于活着的具体意义,每个人都会有所不同,是要用心去探索、并自己赋予的。
提问三:请问两位老师到底用哪种具体的方式来认识自我?
嘉宾回答:第一:通过一些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比如霍兰德职业测验,了解自己的人格特质适合怎样的职业;第二:通过对不同职业的体验和实践,发掘自己真正喜欢的职业。除此之外,朱老师认为,可以通过自身的三个维度来初步评估,即兴趣、能力和意义感。一份完美的工作是这三者的重叠。
精彩的提问与回答一次次走近我们的内心世界。完美之旅,从这个夜晚启程,从成为真实的自己开始。
(通讯:郑洁 摄影:刘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