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非暴力”的沟通
19/01/07
“非暴力”的沟通,多么新鲜的一个词啊,难道还有“暴力”沟通吗?不是一旦沟通了,“我们“之前的问题应该有所缓解吗?在我翻开《非暴力沟通》之前,一直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这本书给了我一些新的想法,现在介绍给大家。通常情况下,我们使用语言进行沟通,但是语言的抽象、概括和稳定性,让我们很容易对一些事情下定义或论断,一不小心,我们就成为了语言“暴政“下的暴民或者受害者――用静态的语言来捕捉动态的现实,会造成很多现实的困扰。例如:一个不去上学的孩子,我们可能会认为他懒惰、软弱,可能会忽视他背后的原因,比如其实是因为同学们的排挤和孤立他才不愿意去学校,但这却可能并不为人所知。作为一个人,理解另一个人,是如此的困难。而《非暴力沟通》提供了这样一种理解他人以及与他人沟通的方式。简洁来说,包含四个要素,首先我们需要非评论的观察,即留意发生的事情,观察此时此地发生了什么,只表达观察结果而不判断或评估;之后,我们需要表达感受,我们是难过悲伤还是兴奋快乐;接着得觉察是因为哪些需要未被满足而导致我们的感受;最后,根据未被满足的需要而提出具体的请求。以上面那个家长来说,当他看到孩子不太想去上学、甚至以撒谎生病的理由来欺骗他时,他需要做的是:观察(孩子不太想去上学、赖在家里,找各种理由);感受(担心、困惑);需要(希望按时上课、诚实等);请求(请求孩子告知真实理由),所以他可能会这样和孩子说:“我看到你今天在家里磨蹭着、一会说自己嗓子痛、一会说自己肚子痛、后来说自己发烧,我很担心、同时觉得困惑,我希望你诚实、按时上课,所以我希望你告诉我你发生了什么?”下面给大家具体介绍下这四个要素1、区分“观察”与“评论”(带有评论的观察,会让人感到被批评,让人想要反驳)不带“评论”的观察:提倡立足于具体的时间和情境,拒绝空泛的绝对化结论。如:“你昨天我没有接我电话,让我觉得你不关心我”,而不是“你总是不太关心我”,提倡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负责,拒绝逃避自身责任的行为。如:“张三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吸引力“,而不是“张三真丑”。又比如“我看到你每天晚上都学习很晚,我认为你很棒”,而不是“你真棒”。2、区分“感受”和“想法”看到这里,你现在有什么感受? 你现在是欣喜的吗?是失望的吗?你觉得这篇文章无聊吗?会觉得这个文章没有什么用吗? 你能区分“感受”和“想法”吗?比如上一段中,哪些话是“感受”?哪些是“想法”?实际上“欣喜”和“失望”是感受,之后的两句是“想法”,虽然它们以“我觉得”开头,但是更准确的表达是“我认为”――“我认为这篇文章无聊”、“我认为这篇文章没有什么用”,他们是一种判断,是一种想法。想法会因为立场不同有所差异,但人类感受相通。退一步、即使对一件事情的感受不同――比如针对失恋这个事情,有人会觉得哀伤、痛苦;有人会觉得解脱、放松。可能当下你感受到的是哀伤和痛苦,但是当有人和你分享“结束一段恋情就像跑完马拉松,觉得解脱和放松”时,你会不会想到自己之前觉得解脱放松的时刻,可以对对方有所理解。表达“感受”让我们更亲近。3、觉察未被满足的需要人类的“感受”相通,需要和期待也类似。相较于批评、指责和命令,直接说出自己的需要,更能获得对方的积极回应。但是我们的文化不鼓励表达个人需要。我们的文化要求我们“存天理、灭人欲”,提倡的是“温良恭俭让”,但是这让我们成为了情感的奴隶,认为自己有义务让别人开心。长此以往,我们会压抑自己的需要,也会忘了如何恰当的表达自己的需要,而未被满足的需要将以“症状”的形式来表达。例如:得不到接纳和理解的青年最终陷入抑郁状态。所以,当你情绪波动时,可以问问自己,被刺痛了什么部分,而让自己这么难过?被刺痛的下面藏着自己的需要。4、非命令的请求(说出具体的请求)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么就是命令;如果想要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那也是命令。这样看来,如果妈妈对孩子说“你可不可以每天早上早起半个小时晨跑“,我们是无法立刻判断它是不是一个命令。但是一旦孩子表示拒绝,妈妈就指责孩子说”你怎么这么懒,我天天早上都是早起一小时给你做早饭。让你早起半小时锻炼是为你好“。那么无疑这是个命令。 可能有同学会疑惑,“如果我已经表达了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但是最终对方还是没有答应我的请求,那怎么办呢?“尤其当对方不了解“非暴力沟通“的技巧时,擅用”非暴力沟通“技巧,会不会让自己陷入”秀才遇到兵“的情况?这是个好问题。我的理解是,当我们完成了这四个要素,又被对方拒绝时,不妨听听对方的感受和想法。借由这四个要素,看看对方观察到些什么、他的想法是什么、他的需要是什么、他的请求是什么。当我们借由这些来理解对方时,对方也会感受到我们的真诚、尊重和接纳――“虽然我可能不认同你的观点,但是我想认真的听听你怎么说,因为你对我来说很重要“。 参考文献:卢森堡 (Rosenberg, M. B. )., & 阮胤华. (2015). 非暴力沟通. 北京: 华夏出版社.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