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母爱的广为歌颂,父亲与孩子在情感上的距离似乎总是更加遥远。在我们文化中,父亲的角色似乎很单一,总是一个在外打拼的形象,或者是不善言辞、沉默内敛的形象。在我们最为熟悉的朱自清散文《背影》中,父亲要么是不曾参与孩子的生活,要么父亲是是朱自清散文中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留下深刻的背影。换来的总是一声叹息和说不出口的“爸爸”,尽管孩子总不愿承认,但我们逐渐发现,父亲虽然不是最厉害的人,却是一生影响我们的男人最爱自己的男人,他多少影响了我们一生。
一、什么是父性(fatherhood)?
父亲不见得具有父性,父性具有勇敢、坚毅等特质,是对父亲身份的认同,其在生理和社会上都有意义,是一种心理和文化的事实。
我们知道成为母亲会给一个女性带来生理上的巨变,而以色列学者Feldman(2007)研究指出孩子刚出生几周和出生6个月后,父母的催产素水平在同步提高。一个男人成为父亲的过程中,也会发生荷尔蒙的巨变。
我们提及的父性更多是社会意义上的,在一个父权制的社会,当一个男人进入父亲的身份时,要承担起作为“养育者”的父亲的角色是很难的。在家庭内部父亲必须遵循一个道德正直的原则,并与孩子互动,但在社会上,他的行为又要与适者生存的法则相符,怎样与社会互动,而这两个不同的领域所遵循的法则是不同的。这很容易导致父亲的缺席,近代美国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父亲缺席,一次是工业革命,另一次是二战。父亲的缺席的直接后果就是家庭解体,背后的根源在于一代代的孩子们无法认同父亲。到20世纪70年代,作为“照料者(nurturer)的父亲”的角色才被提出(Lamb,2004)。从这一演变可以看出,父性所包含的角色身份是多维且复杂的,不仅只有“缺席”或“在场”两种,父亲可能在一些角色上在场,而在另一些角色上缺席。
二、父亲的功能
美国卫生部组织专家编写过一本手册《父亲在儿童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其中明确定义了有效的父亲功能的7个方面:
和孩子的母亲培育积极的关系
花时间陪孩子
养育孩子
规训孩子
引导孩子走向家庭以外的世界
保护和供养
成为一个孩子的模范
根据文化的背景差异,我将中国父亲的功能总结为以下几点:
供养与陪伴:供养的功能在现代很简单,能赚很多钱回家同时能有很多时间陪太太和孩子。这强调的是父亲基本的在场,供养、照料并在一定程度上放纵孩子,履行父亲的义务。而父亲和母亲的陪伴不同,母亲的陪伴表现在抱着孩子、哄孩子、支持和接纳,而父亲陪伴支持的功能常常和承担挫折有关,比如在有些危险的运动中,摔伤了母亲会心疼,而父亲会鼓励孩子给予支持。
托举与保护:能保护太太和孩子免受天灾人祸的侵扰,并且帮助孩子找到失控后亦能恢复安全的感受。内科医生、精神分析是巴林特提出一个概念叫做震颤(thrill),震颤的三个标准是接近危险、失去控制以及恢复安全,而这三个标准和父亲的一个动作有关。他列举了震颤的三个现象:荡秋千、旋转木马以及父亲的高抛动作。巴林特将震颤和父亲的功能联系起来,是因为父亲抛孩子的动作是母亲很少做的,而孩子通过这种活动,他能够感受到父母对自己不同的关照,父亲能够很自信地抛出并接住自己,孩子在高空中能感受到失控,同时也能感受到自由,让孩子在探索世界中既能保持好奇,又能保持边界。此外,父亲的保护在精神分析中还体现在,父亲首先保护了母子的二元关系,为了如此,父亲需要能够承受被排斥的感觉。同时,父亲还要让母亲拥有自己的时间,使得她不会被孩子的需求淹没。
规训与传道:能够设定家庭规则维持家庭结构,能传递给孩子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如今多元价值的社会,父亲很难传递一套价值观给孩子。孩子,尤其是儿子,总是期望“我的爸爸比你爸爸厉害”,这是男人儿童般自豪感的根基,青春期男孩也希望从父亲那里得到一个保护盾牌,来调整自己的攻击性和暴力情绪。父亲承载的是孩子道德的发展,因此,父亲在一定程度上是法律、法规、家庭秩序以及社会文明规范的隐喻,中国文化中父亲的规训与传道体现在儒家体系中。
促进分离与同一性建立:在精神分析中,父亲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介入母子二元关系之中以促进分离,建立父亲自己跟孩子的关系,使得孩子与母亲分离。除了母亲之外,父亲是孩子对他人的原初体验,也是母爱过度的解药。荣格说:对父亲的恐惧可能会使男孩失去对母亲的的认同感,或是促进他对母亲依附得更紧。同时,父亲提供了第三视角,以促进孩子的分离个体化。在分离个体化的过程中,孩子会发展出象征化的能力,父亲代表着道德、戒律和禁令的世界,在拉康的观点中,这促使了一个从想象性(二元)到象征性(三元)秩序界的运动,孩子因此能够离开母子一体,成为一个进入到文化中的主体。 现实表现为孩子能够离开家、上学、融入社会。在自我同一性方面,允许孩子认同父亲或者认同他的相反面向,父亲作为心灵结构的内部表征。,促进了孩子的身份他认同和自我同一性的建立。
当今社会生活中世界,“丧偶式育儿”被广泛讨论,也提示着父性的缺失在很多家庭中,是常见的是显而易见的。,荣格分析师LuigiZoja在《父性》一书中指出,谈及父亲的形象时,我们不应该说:“父亲应当像这个样子。”而是说:“去寻找他,不管是在你的内心,还是在外部世界。”
而父亲的形象不是那么轻易就能找回的,也不是一个现成的意象。理想的父亲应当关爱孩子的成长、自主性与分化。那些渴望拥有父亲的人必须去寻找他,而那些想要成为父亲的人也必须经历追寻的过程中,在寻找父性的过程中,就像在其他自性化过程中一样,你必须对自己诚实。
参考文献
Feldman, R., Weller, A., Zagoory-Sharon,O., & Levine, A. (2007). Evidence for a neuroendocrinological foundation ofhuman affiliation plasma oxytocin levels acrosspregnancy and the postpartumperiod predict mother-infant bonding. PsychologicalScience, 18(11), 965-970.
Lamb, M. E. (Ed.). (2004). The role ofthe father in child development. John Wiley & Sons.
鲁伊基·肇嘉(Luigi Zoja)著,张敏、王锦霞、米卫文译,申荷永审校,2006,《父性:历史、心理与文化的视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过浩然,应用心理学硕士,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实习咨询师,接受中心刘艳老师的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