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据说在上世纪50年代,美国90%以上的已婚夫妇能将婚姻维持到10年以上,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下降到不足50%,在新世纪后这一比例更低了。我觉得保持长期的恋爱关系可能是个世界级的难题,因为任何爱情也熬不过时间,那么如何才能维护一段长期的关系呢?
解答:
恋爱关系是人格健康程度的试金石,如果你的恋爱关系总是出现问题,那是因为你人格中的“病理”成分所致,这种成分是你想藏也藏不住的。所以,维持长期的恋爱关系可谓是对人格的一次考验。
一个刚恋爱没多久的女生来找我倾诉,她非常喜欢男友,觉得这辈子能找到他是最大的福气。为了留住这段感情,她很想把对男友的自卑感藏起来,生怕男友看出这一点而嫌弃自己。她努力在男友面前不断地表现出自信和魅力的一面,而羞于让男友看到自己的自卑。我直白地告诉她:除非你想让你们的关系到此为止,否则随着恋爱的深入,他是必然会感觉到,你还不如让对方大大方方地发现这一点,如果他不能接受的话你也只能作罢。
一段恋爱能否长久,关键在于如何去消化与处理关系中的负性体验。如果这些负性体验能够被hold住,被谈论,被容纳,那么,恋爱关系中的积极体验自然会占据上风,关系便能不断地继续下去。如果这些负性体验无法被hold住,无法被谈论和容纳,那么吵架、打架、出轨、离婚、撕杀等就是在所难免了。
一般来说,如果能做到如下三点,就能较好地处理负性体验:
q 把对方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你所希望的人。
在恋爱关系中,我们会希望对方符合内在的好男人或好女人的形象,但这种期望却成为了彼此之间冲突的源泉。
记得多年前曾旁观了一个资深咨询师给一位因为对妻子不满而挑徘徊于离婚边缘的男子做现场咨询的过程。该男子谈到了对妻子的不满,觉得妻子不贴心,不懂他,又懒惰,跟自己的母亲相比差得太远。男子越说越激动,离婚的想法也越来越强烈。此时,咨询师突然打断他说话,直接反馈道:“But, you don’t need two mothers”。这个反馈让该男子一下子怔住了,他又一次不得不面对所爱的人与母亲之间的不同。
在精神分析家看来,保持恋爱关系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完成与内在客体(母亲或其他重要人物)的分离,这个分离过程会伴随着哀悼的感觉,即当你意识到所爱的对方并不是你所期望的那样时的失落。所以恋爱的过程并不完全是积极的,也有抑郁的体验。
q 能开诚布公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很多人不善于谈论关系中的负性体验,特别是那些情感压抑的或者性格被动的人。这种对负性体验的压制会埋下冲突、隔阂、误解、怨恨的种子,积攒到一定程度,便会以强烈的破坏性的暴发作为出口,进一步破坏关系。
所以,当你对伴侣有了负面的体验时,一定要学会说出来。说的过程,既是一种情感释放的过程,也是一种理解与消化的过程。没有被消化的负性体验,便会成为恋爱关系的定时炸弹。
q 避免过激言行。
在情绪主导下的过激言行可能会导致关系中的创伤经历,成为了无法痊愈的关系伤口。当你觉得可能会做出过激的言行时,有几个简单的办法:
暂时离开。离开那个可能让你情绪失控的现场,能让你情绪迅速的平复。
叹一口气。做一下深呼吸,叹一口气,愤怒能马上缓解。
数数法。告诉自己先从1数到10之后才再行动,短暂的停顿能让你不致于被情绪冲昏头脑。
当然,要从根本上减少人格中的病理成分,以使恋爱关系具有更好的人格基础,恋爱中的双方都需要经历一个自我成长的过程,即充分的消除幼稚心态,拥有更多的成熟心态。具体来说,包括:充分完成分离个体化,成为一个心理独立的个体;形成良好的客体恒常性,拥有足够的安全感;修通原始自恋,能够对伴侣发展出平等尊重的心态;修通俄狄浦斯冲突,解除性的压抑。当一个人完成了自我成长,修通了成功过程中的创伤,那么自私、依赖、控制、剥削、被动等幼稚心态就会越来越少,而尊重、自主、理解、关心、包容、主动等成熟的心理品质会越来越多,恋爱关系便有了不断地维系下去的人格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效的方法去培养关系中正性体验,以下是一些参考的建议:
1、更多的积极互动。微笑、触摸、赞美、欢乐等积极互动的时间应增加,努力减少消极互动,如讥讽、反对、羞辱、冷漠等。在成功的婚姻关系中,积极互动与消极互动的比例至少为5:1。
2、经常一起休闲。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创造成两人相处的机会,可以一起做喜欢的事情,比如旅游、散步、看演出、看电影等。
3、腾出时间闲谈。比如,每天留出半小时时间,两人一起说说话,在不带评价性的倾听气氛下,营造“在一起”的感觉。
4、表达在关系中自己的感受。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练习:彼此用15分钟的时间,以不带评价或指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对方只是倾听,不进行辩解或反击。很多的伴侣矛盾是在没有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下主观臆测后产生的,如果有机会听到彼此内心真实的声音,会有助于伴侣双方深层的沟通和理解。
5、主动维系关系。关系是一个构建物,如果没有得到维持和改善,有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消退。所以,要有维护好关系的责任感与主动意识,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对方来完成。
参考文献: Gerald Corey / Marianne Schneider Corey 著,胡佩诚译. 心理学与个人成长.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俞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