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快捷入口

联系方式:88982525

如何区分自信和自负?

来源: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 编辑:yulinxin 发布时间:2015-10-08   71

区别在于自信是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的,而自负是建立在非现实(虚幻)的基础上的。正因为自负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的,所以自负的人本质上是自卑的,外在的自负按精神分析的说法,只是一种“自恋性防御”,防御着内在的自卑。

按说,每个人都有自卑的一面,自信者也不例外。自信者采取直面自卑的方式,通过挑战自我来不断提升自信,所以自信者被一种“自我提高的动机”驱使着,这种动机也让他们不断地经历成功并感受到自信。自负者害怕直面自卑,这些人在自我价值整合上出现了问题,只想确认自己是好的、优秀的,逃避面对自己是糟糕的、不如人的,所以他们被一种“自我保护的动机”所驱使着。他们要保护什么呢?保护自己弱的一面既不让人看到,也不让自己看到,因此,他们很多时候活在自我欺骗里。

自负者与自卑者不同在于,后者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卑,并害怕挑战自己,只想保护自己,对于失败的强烈恐惧让他们压抑了自信与成功的需求。自负者不肯面对自身的弱点,也害怕挑战自己,他们采取把自身糟糕的一面投射到其他人或物上面,通过这样的心理操作,糟糕的不是自己,而是外在的人或物。

一个20来岁的青年讨厌自己所在的学校,讨厌学校里的同学,觉得学校不入流,周围的同学不上进,他耻于跟他们交往,生怕周围人玷污了自己。他本可以考入更好的学校,因为高考发挥失误而不得不屈就于现在的大学,这可谓是他的重大失败。他潜意识里害怕面对这个失败,害怕承认那个失败的自己,逐渐地产生了对所在学校及同学的讨厌,这种讨厌来源于他那个不成功的自我的投射。

当一个人把一种内在的缺点放在外在的人或物上面之后,内在的张力得到了缓解,通过批评外在的人或物,他又能满足一种虚幻的自恋,这可谓是一举两得的操作,只可惜是这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做法。自负的人往往看不起别人,背后恰恰是因为他们看不起自己。因此跟自负者相处时,周围人经常会承受一种被贬低的压力,自负者需要通过打压别人来维护自尊和保护自己。

精神分析家Nancy McWilliams认为,自负者最害怕突然间丧失自尊,有时候他们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丢弃一贯的自命不凡。为了维护自恋性完美的形象,他们会有隐晦的回避表现。比如,他们会竭力否认懊悔和感激的态度。因为对于失误的懊悔相当于承认自己的失败,而感激他人意味着表明自己的软弱。自负者可能希望成为无欲无求的超人,因此常常担心承认依赖和内疚,将会暴露自己无法接受的真实。他们极度害怕暴露缺陷,因此十分擅长文过饰非。

为什么自负者会形成这样的心理机制呢?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孩子可以成为父母自恋的延伸,即父母会把自身的自恋需要放在孩子上面,希望通过孩子的成就来得到满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遍的心理,特别是孩子越小时(意味着不确定性更大),父母越容易对孩子有这种自恋渴望,区别在于程度的把握。自恋的父母只是把孩子当成了自己自恋的延伸,缺乏理解与尊重孩子的态度,一味地想塑造孩子,导致孩子逐渐形成“虚假的自体”,即孩子在学习被父母接受过程中所形成的自我部分——只有我是成功的、优秀的,父母才会爱我,因此我只能是这样的人。非自恋的父母能尊重和欣赏孩子本身,为孩子的成长而欣喜,能够宽容孩子的缺点,因此孩子可能自由地成为他自己。

所以,自负者在成长过程中,由于父母养育方式的问题,他们习得了承认失败是可怕的信念,为了保护自己,便发明了投射性指责的心理防御方式。自负者如果要成长,关键是去整合自身糟糕的一面,承认它,接纳它,改善它。承认失败不但不可怕,反而是内心强大的表现。自负者要真正体认到自己逃避问题的方式,学会尊重现实,并用建设性的态度改变现实。当自负者内在的状态有所改变,好自我与坏自我充分的整合起来,那么对周围人或物的态度也会有所改变,感激和欣赏的态度自然会出现,从而能改善与周围人的关系。

 

参考文献:Nancy McWilliams著,鲁小华等译. 精神分析诊断:理解人格结构.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俞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