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关注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由浙江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联合举办的“求是·心理健康论坛”第二期于12月12日晚19:00正式上线,本期论坛主题为“关注抑郁症,呵护健康身心”。
本次论坛由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副主任祝一虹主持,祝老师对莅临论坛的赵旭东教授和谭忠林主任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线上的观众表示热烈的欢迎。
同济大学医学院、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国际心理治疗奖”获得者赵旭东教授进行了《如何用系统的观点看待精神障碍患者》的专题分享。
赵旭东教授首先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对精神障碍和心理社会残疾(失能)的新概念,更强调和关注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态度与干预所产生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表明治疗精神疾病具有较高的社会投资回报比。新的心理健康的定义包含了联结、功能、应对、茁壮成长四个维度,更重视个体的主观叙事和自我价值感的实现。心理健康是一个连续谱,在症状和幸福感的维度上,不断地变化波动。此外,赵旭东教授还给大家介绍了心理健康服务尊重自主性、善行有利、不伤害、公平公正的四项伦理原则,以及需要依靠坚实、刚性的法律基础,并强调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人需要去思考自身的人性观。
接下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抑郁障碍科主任,浙江省精神康复专委会常委,国际应激与创伤学会会员谭忠林主任进行《抑郁了,怎么办?》的专题分享。
谭忠林主任首先介绍了情绪的意义与价值,告诉大家“你的每一次愤怒、悲伤、抑郁,都包含了既往的生命体验,这些情绪想要为它们自己发声。”随后,针对抑郁症的科普和抑郁症的治疗与康复两部分进行分享。在抑郁症的科普中,谭忠林主任介绍了抑郁症的诊断标准、治疗的必要性、忧郁情绪和抑郁症的区别、从生物-心理-社会模型介绍了抑郁症的疾病成因、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鉴别诊断。在抑郁症的治疗中,谭忠林主任介绍了抑郁症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治疗的效果与全病程治疗的管理理念,并且介绍了如何帮助身边的抑郁症患者的原则与方法。
讨论环节,线上观众提问踊跃,赵旭东教授、谭忠林主任、祝一虹副主任对观众留言提问进行了线上回答和讨论。
提问1:去医院看医生,医生仅仅5分钟做出判断,还开了药,有种不靠谱的感觉,怎么办?
赵旭东教授回复要点:这确实是中国精神科的普遍现象,会给病人不负责,不细致,不体贴的感觉,破坏了精神科医生的公共形象。对于这个现象,我们可以理解,一方面是中国的医疗资源极度匮乏,针对大人口基数捉襟见肘的一个现实。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只有4万多精神科医生,我自己之前在神经内科一天门诊也要看60~80个病人,看神经科本来也要花很多时间问诊,做检查。另一方面工作制度条件决定了他们没有办法多说话,开放式的门诊不能限号,也有类似别的科室的冲流量要求,且定价非常低。
我本人是非常的不愿意看这样的门诊的,我的门诊最少30分钟看一个病人。我采用的是家庭治疗和传统式精神科诊疗融合在一起的系统式的心身医学门诊,要花大量的时间跟病人和家庭交流,比如初诊,讲如何用药就需要10分钟。精神科应该这样看才是精致医学,不能只追求精准医学,需要有温暖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提问2:孩子抑郁住院,出院以后跟父母关系不好,也不跟他们沟通,这样的情况怎么办?
谭忠林主任回复要点:这个时候需要父母更大的耐心和包容,需要宽容地去跟他沟通,要把他的这种拒绝看作是他表达情绪的一个方式。
再好的药只有吃下去才有用,有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很差,会把吃药当作是自己控制能力不足的表现。这个时候我会告诉他,你想一想是谁决定在吃药,是你决定吃药的,你决定吃,你也可以决定不吃,不管怎么样都是你做的决定。但是你想要恢复学习吗?想要恢复跟别人的交往吗?想要恢复社会功能,你打算做一点什么来帮助自己向这个方向前进吗?我会从这个角度来跟他沟通。
提问3:有很多病人,包括在校生,患了抑郁症以后,非常纠结要不要告诉家人。一方面是怕家人担心,另一方面怕家人不理解,不如别让他们知道了。那在患抑郁之后,是否要告诉家人呢?
赵旭东教授回复要点: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判断抑郁的严重程度和风险,需要在精神科医生工作的伦理层面和精神卫生法的法律层面做权衡,需要分情况讨论。如果他是成年人,尤其是高校的学生,我们要把病人看成是一个主体,尊重他的自主决定权。从善行,不伤害的伦理角度出发,我们做的事情要有利于他的成长,不能因为减轻我们管理的责任去告知家长,处理不好反而施加了有害的影响。有的时候泄露他的隐私侵犯了保密性的伦理原则。对病人实施歧视也侵犯了公平公正的伦理原则,过度的爱护其实就是歧视。如果涉及精神卫生法要管理的事项,家长是要承担法定监护人的职责的问题,那么如果出现要涉及家长是要承担法定监护人的职责的,我们应该劝学生主动跟家长联系。
如果出现抑郁问题,轻中度的抑郁,成年病人可以不告诉家长,他们有权利保守自己的秘密,甚至我都会主张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不应该把这个情况告诉班主任或其他管理人员,这是医疗隐私。只有在我们判断他的个人能力不足以应对这些问题,甚至已经威胁到生命安全时,我们才考虑告诉他们的父母或者鼓励他们自己告诉父母。要重点考虑自杀意念,我们判定中重度以上的,因为法律有规定,可能会启动非自愿治疗。对于高校中有比较明显的自杀风险的学生,现在大学老师还有管理部门都非常谨慎,如果不告诉家长出事将追悔莫及,所以应该劝学生主动跟家长联系。
提问4:如果得了微笑型抑郁症,应该如何应对?
谭忠林主任回复要点:微笑型抑郁是一个通俗的说法,在现代精神障碍诊断标准里是没有这个类别的,简单的说,它是指有这样的一部分人,他们在职业、社交场所表现得比较开心,社会功能也能够保持。但是在家里,独处时,他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状,高兴不起来、悲伤,甚至经常哭泣,容易生气或绝望或有自杀想法。这个时候微笑不再是他内心喜悦的一个自然的流露,而成了一种掩盖,一种防御机制。
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情况,想办法减少自己的情绪感受和情绪表达之间的差距,减少情绪劳动工作量。如有困难和疾病发生,通过寻找朋友支持,心理咨询,就医评估和治疗来缓解。
提问5:明明诊断是轻度抑郁,为什么病人还是不愿意出门上学?
赵旭东教授回复要点:是否上学和是否患抑郁没有线性因果关系,病人不上学的原因千差万别,我的病人中就有重度抑郁还在想着要上学的,我们劝他最好最近别上了,他很着急。我不认为不愿意上学是轻度抑郁的后果,甚至可能轻度抑郁是不上学的后果,而不是反过来,这也是跟我今天讲到的系统思维有关系。
要以系统论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不要只使用我们习惯的从a到b到c这样一个线性因果思维,有时候想当然把几个现象之间串起来就判断原因,有时候他们最多是相关关系,有的时候是因果颠倒过来,有的时候abcd这4个搅在一起的因素根本没有关联,而是这些以外的e和f发生的作用,大家需要考虑到环境性的因素。想邀请提问的人去想想,尤其比如说家庭内部系统如何,还有病人的人际系统,都可以去看一看,最重要的就是要学会循环因果的思维。为什么他不上学了?可能解决了不上学的问题,抑郁症就好了,而不是说医生你把我孩子抑郁症医好了,他就会去上学了。
提问6:都说运动可以改善抑郁,但抑郁一个典型症状是根本不想运动,换句话说连活都不想活了,更别提运动了。那么请问在这种情况下该如何破局?
谭忠林主任回复要点:非常好的问题。如果一个连活都不想活、都动不了的人,你让他去运动,就好比让一个关节有问题、一动就痛的人,还要让他去动一样。所以我们会说运动改善抑郁的证据是充分的,那是指在具备这种运动能力,能达到运动量,能坚持运动时间的人,它会体现出改善抑郁情绪的作用。但是在严重抑郁的情况下,要遵循刚才讲座中提到的一般的治疗方法。
提问7:如果一个人没有达到自愿治疗的程度,但抑郁症已经让他很痛苦,他不自主求助难道就不干预了吗?
赵旭东教授回复要点:这个要看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做一般性的心理治疗,动员病人、提高他依从性的水平。如果判断是有刚才说到的威胁生命安全的情况,我们要动员他的监护人,甚至紧急情况下,要动员警察来帮忙、进行非自愿治疗。
如果危机风险不大,自己很痛苦,又不愿意干预,我们确实不应该逼着他接受干预,要跟他讨论,他不接受的是什么干预?有什么样的计划来熬过去,还是会继续恶化?他的愿景、期待是什么?
要动员周围有关的社会支持系统,能够继续地观察他,帮助他。如果是好转,就算他赌赢了;如果没好转、加重,有危险,那么要及时干预。
另外一种情况是用药或治疗方式的问题。可能是以前用药不够,这是我会顺着之前的用药思路再加强一段时间,可能是剂量,也可能是用药时间不够。最近我有一个内源性抑郁的病人,他就是属于非常痛苦,又没有自杀的念头,达不到非自愿住院标准,药物加量以后也不行。后来我还是动员他到了我们开放式的病房来试一试,以真诚的态度告诉他,在住院情况下,换药会换的比较快、更安全,他来了以后确实感觉到我们没有骗他,也很快好转。
总而言之,以人本和真诚的态度去和病人沟通,动员本人和家属,以达成对病人最好的一种治疗,大多数情况下病人还是愿意接受的。
提问8:能不能给我们今天所有在场的听众一些关于抑郁症预防的建议?
赵旭东教授回复要点:我也不知道我哪一天会不会抑郁,我们要花力气去好好的生活,而不是防着自己患抑郁症,这样的注意力聚焦是完全不对的。我反对提预防抑郁症,我主张要活在当下,丰富的活,愉快的活。如果因生物学原因导致抑郁症,是防不住的。如果是社会心理原因,有一些是可以避免,有一些也避免不了,一段时间心情不好可尝试自我调节,如果重一点,我们就去找有经验的专家快速解决。
谭忠林主任回复要点:人的情绪就像一年的季节和气候,我们都生活在情绪之中,但是我们不能被情绪所管理和控制,尤其是不能被传染性很强的恐惧、焦虑等情绪所控制。我们在抑郁发作时,情绪就像严寒的冬天一样,有可能是几十年不遇的,但是我们要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我们在迎接这个情绪的波动里,发现自己、学习、成长、工作、交友,这是我们人生的经历,也是人生必然的一个过程。坦然接受情绪,去接受生活的经验。
愿大家“好好生活,活在当下”!
新闻稿:丁汝楠、俞嘉倩
审稿:梁社红、祝一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