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一个积极乐观的人,尽管这是当代社会所需要的青年人身上的必备品格。身边的人也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一个“悲观”的人。虽然说我可以在平时较好地处理人际关系或者学业生活,但是我常常会给自己施加很大的压力,并且总会看待事物坏的一面,而非好的一面。与此同时,尽管浙江大学已经是一所非常好的大学了,但在我前十八年的人生里并没有想过会“考败来浙”,以至于在高三的暑假乃至大一的上学期里我都陷入了深深的不自信。哪怕是进入了浙江大学,我也并不是最优秀的那批学生。这些对我来说都是很大的打击,我也时常会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和焦虑心理。当然,既然这已经成了一个既定事实,我需要做的是不断地调整心态。所以,我尝试报了“积极心理学”这一门课,希望能够通过这门课使我的境况有所改善。
事实上,我觉得这门课已经对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第一节课老师用生动的案例来引入该课程的时候,我就觉得这门课可能会对我有所帮助。她说有些人总会进行片面比较,即A的英语比我好,B的数学比我好,C的经济学比我好等等,使自己产生巨大压力。其实在生活中我就是这么一个人,我也一直觉得这是一种正面的、好强的品质,尽管我常常会因此感到十分的沮丧和失落。在老师的讲解下,我意识到其实这样的比较大可不必,更甚者,通过比较的方式而使自己进步也不是一种必需。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自身的一种原动力来鞭策自己,而不是在比较下产生的消极心态对自己进行被动影响。同时,老师也提到了有些人一旦有一件事没达到他们的预期,就会全盘否定自己。我就是这样的一种人,并且要不是身边的人包括朋友、父母对我的爱与不断地宽慰、包容,我很有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走出这样的阴影。我会把一些很小的不如意的事扩大为对于整个人生的否定,时常陷入自我消沉的困境中。这门课给我目前为止带来的一种影响就是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去选择做一个更幸福的人,比如说我们可以进行视觉转换,从受害者模式到获益者模式,从消减压力到适应压力,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比如说我们可以全方位的接受自己,使自己变得可以接受人生中的挫折。
当然,这门课在我们的知识体系的建立上也有很大的帮助。区别于我原本以为的观点,积极心理学已经有了较为完备的西方的思想理论体系。这些理论知识结合具体的案例会十分生动并且会使我们有很形象的认识。比如说行为主义的经典实验“巴浦洛夫的狗”,比如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等等。柳博米尔斯基所提出的“幸福多了40%”的观点也十分惊艳,因为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基因在人类的自身幸福中占了如此大的比例。与此同时,老师在授课中也结合了中国从古至今的一些观点,使我们更能结合实际,中西合璧地去理解一些知识点。这就不会让我们单纯地觉得课本上的西方理论知识会脱离现实,使得课程更加完备。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认识到我有许多可以自我改善的地方。在今后的授课和讨论中,我也会积极地融入。尽管我是一个“考败来浙”的人,但这并不是一个烙印着我的过去的羞耻标签。我可以换个角度看待这段经历,也可以更好地把握现在,再度出发,走向未来。我也希望通过这门课,我可以做到“拥抱积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