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快捷入口

联系方式:88982525

为什么我总是追求完美?

来源: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 编辑:yulinxin 发布时间:2014-06-19   229

对完美的需求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完美者(明星、球星、伟人等)总是受人崇拜,“更高、更快、更强”也激励着人们的奋斗。人们执着于完美的背后反映了自恋需要:渴望成为一个无所不能或者完美无缺的人。

文化中的等级制度、优胜劣汰的规则制造了强烈的自恋渴求。在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帝国理工学院的校长问大一新生:“你们知道谁第一个登上了月球吗?”学生们轻松地回答了出来,他接着问:“那么谁是第二个登月的人呢?”学生们傻眼了。校长于是说,只有成为第一,才能被别人所记住,否则便是失败。正是这种对于第一的强烈渴望,以及成为第一之后巨大的自恋满足,使得人类的完美需要被源源不断地制造出来。文化是自恋需要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而文化又通过个体来传递。那些自恋受损的父母,或者过度认同这种优胜劣汰规则的人,往往希望通过孩子的成功来弥补他们自恋的损失,而过分看重等级与名次,导致了孩子强烈的完美(自恋)需要。

完美者往往不喜欢现实的自己,因为它存在着诸多的缺憾,事实上完美者存在着一种选择性的知觉,总能发现现实自我的缺点。完美者喜欢理想中的自己,渴望有一天能够实现它,这种对于理想自我的渴望,成为了驱使完美者奋斗的动力源泉。但正因为完美者不会陶醉于现实的自我,而总是习惯于责备现实自我,于是容易产生抑郁与自卑情绪。“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中国传统文化束缚了人们对于现实自恋的满足,中止了直接满足的途径,于是这些自恋需要只有转化为对理想状态的追求才得间接的满足,所以中国人往往在勤奋与低调的同时,不断地执着于有朝一日飞黄腾达的幻想之中。完美者内在的过分苛刻的理想自我总是对现实自我进行鞭策并施加强大的压力,但最终现实自我只能以拖延或瘫痪来抗议了。所以完美者在不断地制造成功与优秀的同时,往往相伴着拖延的行为以及自责、焦虑、抑郁的情绪,而后者在完美者外在失败时更容易产生。

但不完美才是真相。很多时候完美只是一种主观建构的幻相而非客观的事实,完美的事物也是极其容易消逝的——四年前辉煌的西班牙队在四年后却连小组赛都未能出线,两场比赛丢7球,令人大跌眼镜。心理健康的人能够忍受甚至享受不完美,马斯洛曾称赞了自我实现者的一个品质,说他们可以“在杂乱、邋遢、混乱、散漫、含糊、怀疑、不肯定、不明确或者不精确的状态中感到惬意”,自我实现的心理健康者已经修通了对于完美的执着。但完美主义者则无法接受自身以及外界的普通,有些人甚至为了让自己产生幻想中的完美,而以心理症状来间接地满足完美需要,比如强迫症者的强迫洗手、整理和计数等,来让自己停留在完美的错觉之中。

人的成长过程,便是从种种纯粹的、非现实的、完美主义的、理想化的幻想与错觉中走出来,进入现实主义的状态中。也许有人会问“哪怎样才能走出完美主义呢?” 似乎没有现成的方法,有的只是生活本身,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挫折会不断地让人直面自身的不完美。西班牙队提前出线了,对于那些球员们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因为这会让他们直面失败,提供了一次修通完美错觉的机会。

(俞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