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适应便是让一个人的无所不能的本我得到了修正,成为一个遵守规则与约束的自我,这是本我向自我的转化。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存在的地方必有自我”,说的便是这种关系。当本我完成了向自我的转化,人变得社会化和高级,脱离了动物性,更具有人性的色彩。父母通过要求,命令,惩罚,奖励等方式,来逐渐的约束孩子的本我。在与外在要求的权力斗争过程中,本我的一部分便转化为自我,外在的规则内化成为了内在的规则,即刻满足的本我转化成能够延迟满足的自我。自我形成之后,是不是会一劳永逸的永恒存在,而不再变化呢?其实也不是,在某些条件下,已经形成的自我又会退回到本我的状态,这在心理学上叫做退行现象,即从高级阶段向低级阶段的逆向转变。
作为由本我转变而来的自我,似乎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想要恢复到原先本我的状态之中,弗洛伊德把这股力量命名为“强迫性重复”。由于外在条件的约束,这种退行难以发生,但一旦外在约束作用解除,本我向自我的退行便很容易产生。节假日是一个常见的有利于自我向本我退行的外部因素,所以在节假日,往往会有较多的暴力与色情的故事。据英国《每日邮报》
作为个体而言,在一些压力或挫折面前,有些人会自动的选择退行的机制。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是:当第二个孩子来到一个家庭时,大孩子会用早期的说话方式,想要奶瓶甚至尿床等方式来退行,这些不良习惯本已经充分地被约束。成人也可能用退行,当一个男人感受到了“中年危机”,他害怕衰老和无助,为了避免面对这些恐惧,他可能退行到青年时期的生活方式,变得不负责任、开赛车兜风、试着与女性约会,甚至吃儿童食品等,试图重新感受那种夸大与无所不能的本我状态。在成年人中另一个退行的例子是,已婚的成人搬回家跟妈妈住,无论如何这是婚姻中的一个问题。
本我向自我的转化,是一个人一生均需要面对的课题,转化的程度与成功与否,决定了一个人的内心状态。在工作时,有些人能够将本我的能量为自我所用,高效的投入工作之中,这是一种升华能力。通过升华作用,本我的能量得到了间接的满足,暂时的缓解了内心的张力。“如果一个人能充分提高他从心理的和智力的工作资源中获得的快乐时,他的收获就是最大的。在这种情况下,命运对他几乎无能为力。这种满足,例如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欢乐,在体现他的幻想时的欢乐,或者科学家在解决问题和发现真理时的欢乐,都有一种特殊的性质,我们当然终有一天能够对这种满足的特点做出心理玄学的解释……但是,和使野蛮而又原始的本能冲动感动的满足的强度相比,它们的强调是适中的;它并没有动摇我们的身体存在。而这种方法的弱点是它不能广泛适用,只能适用于少数人。”(弗洛伊德《文明及期缺憾》)与自我向本我的退化一样,本我的升华在群体环境下也更容易发生。在伟大革命者的带领之下,往往一个普通的个体也能做出巨大的成就。红军的小米加步枪竟然无数次地打败了强大的军队,毛时代的简单的武器竟然能战胜强大的联合国军,无论如何都与领袖对于群众本我力量的超艺术和创造性的运用有关。在现代社会中,一个具有领袖气质的企业管理者,往往也能充分地将员工们的本我力量升华为投入工作的忘我态度,并做出巨大的成就。
本我无法转化为自我,本我的力量无法被自我所用,同时又无法使本我得到较充分的满足,那么这些无法被满足的本我力量,将会以神经症或幼稚的方式来寻求满足。比如一个具有强烈自恋需要的人,但无法在现实生活中通过取得名次、拥有财富等方式满足自恋,他默默无闻,也得不到周围人的喜欢。慢慢地他出现了一些幼稚的表现,比如喜欢吹嘘自己如何擅长泡妞,通过威胁的手段去要求别人服从,做一些幼稚的但吸引别人眼球的事情。鲁迅笔下的阿Q,通过吹牛、偷窃、参加造反组织等方式,来表明自己是一个独特的人,也是自恋需要的幼稚满足。一个人曾经出类拔萃但进入大学后不再闪光的人,放弃了学业上的奋斗,沉迷于网络游戏以及玄幻小说,通过这些幼稚的方式,替代性地满足了被人关注与赞赏的需要。或者一个有强烈同性恋需要而被压抑的人,出现了强迫性洗手的症状,通过反复洗手,试图洗去内心无意识里认为肮脏的同性恋愿望。
□ 文/俞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