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快捷入口

联系方式:88982525

心理咨询师的角色冲突

来源: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 编辑:yulinxin 发布时间:2013-10-25   111

 

心理咨询师是什么样的角色?是医生吗?大部分人会认为心理咨询师是医生,所谓心理医生。医生会聚集于症状的解决,解除病人的痛苦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但现实的状况是,通过心理咨询的途径改变心理症状或痛苦,并不是那么快速和有效的,有时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才会有所起色。这往往还会使人怀疑,症状的好转是因为心理咨询本身带来的,还是随着时间自然痊愈的。当来访者问起这个问题时,咨询师往往只能拿出科学研究的数据来为自己的职业价值辩护了。所以,如果从医生的角色来看,由于症状改变的缓慢,心理咨询师似乎并不是足够胜任的,这也是社会大众对心理咨询师颇有诟病的原因所在。如果以症状的痊愈来衡量心理咨询师的工作,那么心理咨询工作的成就感也是很有限的。不像有些临床医生,比如口腔科医生,几乎每个问题都有一种解决的方案,并会能较快地缓解病人的痛苦。所以口腔医生是成就感最高的职业,而心理医生的职业受挫感会更多一些。

有两种心理咨询的模式,一种聚集于问题的解决或症状的缓解,认知行为流派、焦点解决流派等短程治疗注重于症状的解决;另一种注重于内心成长与变化,长程心理治疗流派,如精神分析、人本主义心理治疗流派等便是如此。第一种模式更类似于医生的角色,是一种父性的模式;第二种模式相当于人生辅导师的角色,是一种母性的模式。当一个人内在有了改变,他/她的人际关系、情绪情感、自我认同等均有了成长与变化,那么困扰其的症状便会自然的缓解或消除,这是第二种模式的内在逻辑。这两种不同的思路也对应了心理咨询师的两种角色,一种是解决问题的医生式的角色,另一种是营造成长氛围的人生辅导师的角色。在后一个角色里,提供给来访者一个可以去谈论自己,发现自己,表达自己的空间。咨询师的任务更多的是去营造成长的空间而已,不急于症状的改变。

对于第二种模式的心理咨询师而言,往往会遇到角色的冲突。当一个家长问咨询师:孩子现在情况怎么样了?这位着急的家长,把咨询师看成了医生,迫切想要快速地解决孩子的问题。这往往让咨询师很为难并深有压力感。其实解决问题,只是第二种模式下心理咨询师的一个辅助的功能而已,而且症状的解决,并不取决于咨询师本人的努力,甚至咨询师都难以预测什么时候症状会解决。这些心理咨询师更注重的是整个人的成长与变化。他们并较少关注症状本身,他们更关注这个人怎么样,他/她的情绪、关系模式、内心冲突、自我认同等内在心理成分有什么样的阻碍,他们相信内心的改变才是真正重要的,症状会随着内心的改变而痊愈。比如一个来访者因为创伤事件之后的痛苦前来寻求心理咨询,作为第二种模式的咨询师,一方面会去缓解来访者的令人痛苦的症状,但咨询师更想与来访者去谈论创伤的事件,从中得到领悟与成长,重新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比仅仅聚焦于症状的解决更有意义的多。

注重于症状解决的咨询师承担了一个权威的角色,在病人的幻想里,似乎治疗师拥有解决痛苦的钥匙。注重于个人成长的咨询师则平等的多,他们相信症状改变的钥匙并不在咨询师身上,而在于来访者本人。第二种模式的咨询师会邀请病人去主动改变。当一位病人将症状告诉了咨询师,并希望咨询师快点解决他的问题时,这位病人试图把改变的责任都放在咨询师的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在改变症状过程中的责任。这也是很多依赖于药物或者保健品,试图通过神奇的药物让自己的身体疾病马上药到病除的人们常见的幻想,这些幻想其实是一些不成熟的防御,使人逃避承认自身在症状改变中的责任。第二种模式的心理咨询师,会邀请对方,去看看他真实的自己,去调整与改变他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一味地将自己置身事外。所以有些来访者不愿意接受此类方式的心理咨询,他们更想得到的是用一两颗神奇的药物就把自己的痛苦消失的无影无踪。

由于心理咨询的效果离社会的期待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作为心理咨询师,经常会遇到来访者脱落的情况。往往在几次咨询之后,来访者会中断心理咨询,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常见的原因是觉得心理咨询没有效果,或者觉得期望与现实的差距很大。来访者的脱落会造成咨询师一定的心理冲击,有些咨询师会质疑自己并感到内疚。作为一名成熟的心理咨询师,应允许来访者的脱落,应尊重不同的生命有不同的选择,同时不会动摇对心理咨询本身的价值确信感。成熟的心理咨询师能够克服症状解决的医生角色与成长发展的辅导师的角色之间的冲突,能够坦然接受来访者症状改变的缓慢,或者坦然面对来访者的脱落。作为咨询师,你并不是仅仅被来访者的改变所鼓舞的,你其实内在有一种确信,改变是必然的,这一点你深信不疑,无需再去证实。

□ 文/俞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