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晚6点半,“学习爱——恋爱中的男生女生”南北论坛活动在国会139精彩上演。来自北方的北京理工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所所长贾晓明教授,与来自南方的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主任朱婉儿教授,两位气质型女老师,或优雅或幽默地为浙大学子娓娓道来“谈情说爱”的那些事。
论坛现场,活动主办方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细心地为每位同学准备了提问纸,由两位专家随机抽取题目,为为情所惑的同学答疑解惑。
到底什么是爱情:它来了,你便知道
“看看身边,有的情侣整天黏在一起,有的长期分隔两地,有的超过朋友又不明确恋人关系,到底什么是爱情?”
“我们从来就没法评价别人的情感,没法告诉别人这是不是爱情”,贾老师一开场就如是说:“有一天爱情来到你面前,你自然会懂得,哦,爱来了。”情感和距离、年龄都没有必然关系。“比如82岁的杨振宁娶了28岁的翁帆,这对成功男士是一个很大的刺激。”朱老师这一说引得场下爆发出了一阵笑声。而论坛主持人,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的李娟老师更是“现身说法”——她与先生当时是异地,虽是同年级,但比先生稍大一些;两人都是双方的初恋,爱情长跑七年,最后步入幸福的婚姻殿堂。话毕,场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既是祝福,也是羡慕。
虽然爱情是什么常常难以言表,其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但朱老师总结出了三个共同点:一是生理基础,二是心理表现,三是行为表现。爱一个人,自然会有亲近他,和他有肌肤接触的冲动;爱一个人,脑海里满是他,会时不时地想念,会对他的人生充满好奇;爱一个人,会花很多时间了解他,为他做许多事,比如一个男生了解到心仪女生所有的行踪,假装和她偶遇,只为了一句搭讪。
在这三者中,生理基础,即性,是爱情区别于友情一个非常关键的地方。贾老师笑言,同学们常常把爱情看成非常纯洁的精神层面的情感,特别是现在的韩剧。“曾有一句台词:我用灵魂在爱,当然很感人,但是我当时听着觉得特别别扭”,朱老师也撇撇嘴,接过话茬:“这是艺术的提炼,大家不要相信”,幽默而生动的评述引起现场又一次笑浪。
“他总是说自己很忙,我们很长时间见不到面,我不能确定,他是真的爱我吗?”
年轻时,不懂爱是什么,往往把表达爱的方式当成爱本身。所以,当不确定对方是不是爱自己时,首先可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只是对某种爱的表达产生了质疑。朱老师和大家分享了一个案例:一个女生曾咨询,交往几个月后,自己想要牵男友的手,但男友总是回避,她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男友不爱自己。朱老师的建议是,不要轻易下结论,开诚布公地和他谈一谈。女生和男生沟通之后发现问题出在男生对“牵手”和“恋爱”的理解上,并非“不爱自己”,这样危机也就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
“爱情就像一场长跑,两个人很难永远同步,需要双方不断地沟通。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你才会了解自己,了解对方,了解你们之间正在发生什么。”贾老师阐释道。
性格合适重要吗: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包容和磨合
“选择恋人时,性格合适是否很重要?”
“这个问题让我想到,每当两人分手时,听到最多的理由就是‘性格不合’,这么说也许最不伤人”,台下很多人会心一笑。性格在两人的关系中肯定很重要,但是问题是什么叫“合适”?有很相似的性格,两人可以共享爱好,做事很有默契;也有性格差异性很大,可以互补的,关键还在于两人在面对分歧时如何面对,如何磨合。
大而化之,贾老师谈到人格,为大家介绍了依恋理论。依恋理论的基础是儿童与照看者(通常是母亲)的爱的互动情况。根据不同的互动情况而造成的不同结果,人格被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安全型,这种人格的人一般非常自信,也很信任他人,包容他人,心理安全感比较强;第二种是回避型,这种人格的人与他人比较疏离,情感较淡漠。这种人格形成往往是因为小时候在需要母爱的回馈时常常得不到反馈,为了避免受伤,自己渐渐不去“要求”;第三种是矛盾性,拥有这种人格的人一旦爱上就绝不放手,控制欲极强,往往爱得很痛。贾老师举了电视剧《过把瘾》中的女主角为例。“江珊饰演的女主角把丈夫绑起来,拿菜刀架在他脖子上,只为了让他回答爱不爱她。她需要不断地被告知自己被爱,是非常典型的矛盾型。”
不同人格类型的人相遇会碰出不同的火花。当回避型人格碰上矛盾型人格将会发生什么呢?“一个追,一个躲,显然很难处理。”要是两个矛盾型碰在一起,恐怕更加棘手。虽然找到安全型的另一伴非常幸运,但是正如萧伯纳说的那样,“爱情是一所学校,教我们重新做人。”没有人是完美的,无论遇到什么类型的人,都可以把这次恋爱经历当成一次学习的机会,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需要,学会从自己的内心获得安全感。
除了性格,朱老师认为价值观在两人相处中也很重要,甚至更加重要。根据多年的婚姻咨询经验,她说当两个人的价值观相近,尤其是婚姻观相近时,即使出现危机,往往最终也能得到更好的解决。而如果两人在一些基本价值认知问题上存在分歧,就极易以分手收场。
表白失败做朋友能长久吗:因人而异,当断则断
“我该如何追求自己喜欢的女生?”
对于如何“追”,贾老师的建议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投其所好。因此,首先应该去了解对方有什么习惯,什么喜好。
朱老师则特别从女生心理的角度作出了分析。虽然每个女生有不同的性格喜好特点,但概括起来一般都有这三个共同点,希望被关爱,被理解,被尊重,尤其是被尊重,常常被忽略。
“尊重的反面是什么?是控制。”恋爱过程中,一些男生容易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到对方身上。朱老师又举了个例子:一次一个男生陪女友逛街。女友看上一件裙子,但在男友看来并不合适(事实上从第三者看来也不合适),而他自己为她看中了另一件更适合的衣服,而且价格比另一件要高很多。最后,男生为了表示自己的爱意,不顾女生自己的意愿,买了更“好”更贵的那一件,让女友感觉很不舒服。“在这样不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中,应该更多地尊重对方的想法,千万不要自作主张,替对方做决定。”
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徘徊在行动的大门之外。到底该不该表白,表白了失去ta怎么办?贾老师用概率论阐释了这个问题:如果表白,那么接受还是拒绝各是一半概率;如果不表白,对方永远不知道,那种似有似无的感觉只是一种幻想,而得不到确定的回答。所以,如果感到爱已临近,那么应该勇敢地有所表达。同时,不仅要去了解对方,也要让对方了解自己,让彼此走进双方的世界。
“如果表白失败了做朋友能够长久吗?如何避免尴尬?”
朱老师首先在现场做了一个小调查,持肯定和否定答案的比例大概是一比一。朱老师接着提出了爱情地图理论来解释自己的看法。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们每个人就在自己的头脑中勾画另一半的形象。当遇到的人与这个形象的符合度越高,与这个人发生情感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如果表白一方与被表白一方的地图符合度很小,那么“做朋友”的说法很可能只是礼貌的说辞,表白方不要寄望太大。而如果地图符合度能达到一半左右,那么做朋友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但是,尴尬或多或少必然存在。“我认为尴尬是一个抛物线的过程。时间是最好的良药,当然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对于那个拒绝对方的人来说又应该如何处理呢?贾老师又给出了四字意见:当断则断。 有人看到被拒绝一方很痛苦,当对方提出一些要求,比如再吃顿饭,看场电影时,不忍伤害,可能还是会答应。但是如果心里已决定这段关系不可能有结果,那么每一次这样的暧昧对对方都是又一次的伤害,因为在那种情景下,这样的应约都是在给对方重新开始的希望。对此,贾老师的建议是:暂时不理睬。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这样以后才可能再回头做朋友。
供稿:浙江大学校报 杨晓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