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预约快捷入口

联系方式:88982525

情人节摘记:关于爱情的答案(二)

来源:世界杯买球入口官方网站 编辑:liuyan 发布时间:2012-02-13   91

爱情是一个故事

在所有关于爱情的答案中,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的答案大概是最简单的:爱情是一个故事。

和所有的心理学家一样,斯坦伯格曾经追问爱情的本质,而且给出了非常精确可靠的心理学模型——爱情三角理论。

在这个模型中,爱情由三个元素构成:亲密、激情与承诺。亲密包括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和分享等内容。激情指性的欲望,以对身体的欲望激起为特征。承诺是爱情的最后一个成分,指自己愿意投身于与所爱的人保持并且主动维持这种感情。斯坦伯格用激情来形容爱情的热度,用亲密来形容爱情的温暖,而承诺则反映了一种认知上的内容,带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斯坦伯格认为,这三种成分的不同组合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爱情关系,而完整的爱情必须是三者的组合。他还归纳了爱情的八种类型:一、喜欢:只有亲密部分;二、迷恋:只存在激情成分;三、空爱:只有承诺的成分;四、浪漫之爱:结合了亲密与激情;五、友谊之爱:包括亲密和承诺;六、愚爱:激情加上承诺;七、无爱:三种成分俱无;八、完整的爱:三种成分集于一个关系当中。

但是,这个模型并没有回答一些更关键性的问题:是什么使一个人爱上这个人,而不是那个人?是什么决定了他/她爱的方式?为什么有些情侣可以白头到老,另外一些却如流星闪过?为什么我们在感情中一次次犯同样的错误,就像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点,却遵循相同的剧本,就好像爱情的命运,从求爱到终结,从一开始就已经写好了?

最后,他放弃了心理学上的概念与分析,说,爱情在本质上不是分析性的,而是叙事性的。所以,理解一对情侣的思想和行为的最佳方法,是看他/她如何讲述关于爱情的故事,以及他们对于爱情理想的描绘。

有人相信亲密关系是合股关系。这是商业故事。

有人喜欢吓唬自己的伴侣,或者被自己的伴侣吓到。这是恐怖故事。

如果我的伴侣离我而去,我的生活将是一片空白。这是成瘾故事。

爱情是一场游戏,输赢的不确定性才是游戏的好玩之处。这是游戏故事。

还有人觉得伴侣就像外星人一样不可思议,难以理解。这是科幻故事。

爱情是一个故事,只不过作者不是莎士比亚、马尔克斯,而是我们自己。通过大量的访谈和实证研究,斯坦伯格一共总结了26个故事,包括童话、商业、收藏者、恐怖故事……

每一个故事都引导着对于一种爱情关系的描述。这与认知疗法中的自动思维道理相通。被访者甚至可能都没有意识到自己持有这样的观点,或者意识到这些观点与他们的爱情故事如出一辙。

有一些故事比另外一些故事更加深入人心,比如旅行(我相信爱情的开始就像一段旅程的开始,充满了兴奋与挑战)、园艺(我相信爱情不加照顾就会枯萎)和幽默(我认为在感情上太严肃了会毁掉感情)。

有一些故事则幸福前景黯淡,比如恐怖(当我感觉到我的伴侣让我感到害怕时会有兴奋的感觉),收藏家(我喜欢同时约会不同的对象,每个对象符合某种特殊的要求)和独裁政府(我认为在一段感情中由一个人掌控绝大部分重要决定更有效率)。这些故事里的人物经常很快分手,缺乏长期的持久性。

1996年一项对于43对夫妻的调查(Mahzad Hojji)发现,女性比男性更喜欢旅行故事,而男人更欣赏艺术故事(外表吸引力是寻找伴侣最重要的标准)、收藏家(伴侣被视为收藏品)和色情故事(满足伴侣的性需求和性趣味非常重要)。此外,男人还喜欢牺牲故事(我相信牺牲是真爱的关键部分)。最后一点很让人意外,但男人的确为女人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些需求做出了牺牲。

此外,故事还与文化有关。文化总是支持某些故事,而反对另外一些故事。在今天的主流文化里,婚姻是一个关于真爱的故事,历史上大部分时候却并非如此。在一些文化里,通奸的故事会招致杀身之祸,在另外一些文化里却不值一提。

以上部分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Julie后记:心理学试图给许多的“心理发生”寻求理论依据。关于爱情,所见最多的莫过于斯滕伯格的三元论。如此讲述,头头是道,让一个人可以把爱情想的清楚,是的,有如火的激情,还有温润的亲密,最后还有恒久的承诺。不过,如何让一个人把爱情的过的甜蜜呢?问题一下子由平面走向了立体。关于激情的理论诠释总不如激情的演绎来的刺激。我们都是时间轴上游戏的人儿。于是,你看,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也选择了更新自己的理论模型。“说,爱情在本质上不是分析性的,而是叙事性的。所以,理解一对情侣的思想和行为的最佳方法,是看他/她如何讲述关于爱情的故事,以及他们对于爱情理想的描绘。”

从小,我们都爱听故事。听故事时,我们的心思是游走的,流动的,好像也随着故事主人公经历了一遍一样。事实上,我们也是爱创造故事的。幸好,故事只是故事。在咨询的时候,我会让来访者变个法讲故事,比如换换人称,调调情绪,往往会有柳暗花明的效果。爱情故事,往往透漏着我们的一些人生秘语。

记得,大学时候,我的老师也曾仔细叮嘱过我们:注意你的人生脚本哦!所以,随着我对自己人生脚本的关注,也渐渐进入到对他人脚本的关注过程中来,成了一名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