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是什么?
一个有趣的断桥实验是这样的:当一个实验对象走过摇摇晃晃的吊桥时(此时难免都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心理学家称之为生理唤起),如果旁边有一位迷人异性相伴,他就会倾向于把这种生理唤起与异性的存在联系起来,以为自己陷入了情网。
20世纪70年代,有两位加拿大心理学家达顿和阿伦对于“恐惧与爱情”做了一系列有趣的实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CAPILANO大吊桥”实验。CAPILANO大吊桥位于温哥华北部的CAPILANO公园里,此吊桥最早建于1889年,全长450英尺,高230英尺,横跨CAPILANO河,是世界上最长最高的步行吊桥。山谷里一阵风过来,吊桥就会晃晃悠悠起来。该桥当年就被原住民称为“笑桥”,因为当风掠过山谷,吊桥在风中摇摆的声音,颇似人的笑声。这座吊桥如今已举世闻名,每年吸引无数世界各地游客来此一试胆量。
该实验的研究者假设,在经历一个引发人恐惧的情境时,男性(或女性)会体会到漂亮(或帅气)异性更多的性魅力。这个引发人恐惧的情境就是“CAPILANO大吊桥”,而另一个与之对照的是一座高
结果表明,在这位女士接到的电话中,危险摇晃的吊桥上的男士是稳固的小桥上的人数的四倍多,而且在危险摇晃的吊桥上的男士根据图片所编的故事,也更浪漫与富有情调。然后,把桥上等待的人换成一位帅气的小伙子,让过桥的女士来接受测试,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只是测试结果的差异不如男性那么明显。
这个实验让我想起阿兰·德波顿的《爱情笔记》,两人在飞机上相遇,谈到如果飞机出事,可能的死法。当取好行李,通过海关检查时,他们已经彼此相爱了。
爱情的毫无道理,由此可见。尽管如此,心理学家仍然努力为我们提供一些关于爱情发生的线索,比如我们会被外表的魅力迷惑,被熟悉感吸引,被喜欢自己的人吸引,被得不到的人吸引,我们的大脑还经常错将危险信号当做爱情。
还有一种“依恋理论”认为,一个人在成年后拥有什么样的爱情,与婴儿时代与母亲的情感模式有很大的关系。早期的研究将母婴之间的情感模式分为三种倾向: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焦虑性。安全型的人对亲密关系感到安全,通常是温暖而有爱心的人;焦虑型的人渴望亲密,但过于投入,总是担心对方能否回报同样的爱;逃避型的人将亲密视为自我独立性的丧失,总是试图与对方划清某种界限。
阿兰 德波顿 以上部分摘自《三联生活周刊》
Julie后记:关于吊桥实验我还愿意给它换一个主题“死亡与爱情”。一个人有失去ego的危险时,关系中给人美好体验的成分,便成了救命稻草。如战场上,废墟间,无水无粮无暖时,恋人或家人的照片或者纪念物件便成为一个人活下去的希望。也听过有自杀意念的人,在消沉时候,心中常怀的关于爱情的梦想。“还有一个人让我惦念”,“我还是一个愿意被人在乎的人”“我跟这个世界还有关系”……有时候,爱情比面包还重要。
大部分时候,爱情以“我认为是”形式而存在,存在于我们的意识当中。潜意识里,那个我认为是的爱情对象往往又会扮演形形色色“我需要的”角色。尽管如此分析,但是又能如何呢?那些爱着的体验是“冷暖自知”着的,无法像涂抹护肤品一样,按照品牌宣传来给自己订购即可,然后看着觉得就皮肤变好了许多。体验,有便有,无便无,发生在自己身心内。在合适的时候遇见,可以与你分享如此体验的人,便是一种幸运了。一生中有多少事情,仅仅是意义建构了之后的成品?而我们需要的不正是“意义感”吗?